女子见了都会动心呢……”
郑秋心中一动,只见胡芸儿红着脸低下头踏着碎步跑开了。郑秋握紧了手中的刀,心里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他并不太在乎职位,但是他绝不能辜负了芸儿的一片心意。
在沈云清的带领和众人的努力下,辰川县衙终于恢复了正常运作,不仅一开始就以“通敌叛国”之罪抓了与戎族人有来往的曾府众人,还对辰川城内经过的戎族人见一回杀一回——这也是沈云清故意为之,见到戎族人不用抓起来,当场杀死。
这样血淋淋地对待侵入者的暴力,反而让辰川的百姓燃起了希望,而且若是寻常百姓,杀死一个戎族人便可得百两赏银,通报城内戎人行踪者也可得十两赏银。如此一来,辰川百姓个个斗志高昂,都慢慢从家中走出来了,反倒原本那些招摇过市的戎人现在都躲在暗处,不敢出来见人了。
不过这也等于公然向辰川各方势力发出了挑战,除了辰川山匪金马帮,一些别有心思的辰川官员也开始有了动作。
沈云清看着上头下达的公文,以及从长安那边传来的信,气地踢翻了桌案。众人从未见她如此失态,捡起信来一看,也都气地说不出话来。
信上说,东辰要与戎国交好,所以要与戎人联姻,将十一公主嫁去戎国。所以上头斥责了沈云清今日扑杀戎人的行径,并且要求她与城内戎人友好相处,促进两国和平。
“难怪这几日城外的那些戎人又蠢蠢欲动,想必是早已得到了消息!”容五对戎人的动向最为了解,平日里都是他和金小满负责监视戎人的动向。
“还有金马帮,也在城西那边频频出手,甚至公然与戎人接洽,若不是他们帮助戎人,城里面的戎人早就被咱们清理干净了!”郑秋也说道。
“大人,接下来怎么办,戎人与东辰有不共戴天之仇,咱们怎可与他们交好!”丁小琴的父母亲人大多死于戎人手下,一心想要为亲人报仇。
周叔、范婶以及安平等人也都个个义愤填膺,他们都遭受过戎人的欺辱压迫,也亲眼见过戎人在东辰境内的无耻行径,自然不能再容忍戎人对东辰百姓的欺压。
“哼!等着吧,金马帮、戎族人……”沈云清手上捏着长安寄过来的信,那信里写的内容与上面的公文完全不同,所谓的公主和亲不过是某些人的阴谋,只是为了戎人对东辰的进一步欺压,引起更多百姓对当权者的不满而已!
这些人玩弄权势,根本就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不!对于他们来说,百姓越惨越好,这样引起的民愤才足以将当权者吞噬!
而当权者的昏庸无道,更是成为了那些人手中的利剑,伤害的不是敌人,而是东辰的百姓!
不到半月,公主和亲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东辰,这消息无疑是给了驻守边关的将士们一个狠狠的耳光,他们用自己的性命去对抗的戎人,此时却被当权者赋予了可以在东辰横行霸道的权利,这让他们之前的努力都成了一个可笑的笑话。
杨景早就得到了消息,可是亲眼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兵因为这个消息而失落的眼神,他心里也是万般难受。
他忍不住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他做的一切难道真的毫无意义吗?这一年来,他与戎人数次对战,手下的将士死伤无数,只为了不让戎人在东辰境内更近一步,他做的这些难道都是徒劳吗?而且,这一年来,他一直都在严格训练士兵,研究战术,就为了将来有一天夺回青州,可是现在……
失去青州的屈辱,那些身在高位的人,难道都忘了吗?
正想着,外头有人送了一封信进来,上头写着“杨景亲启”。杨景一看笔迹,立即拆开信来看,待看完沈云清写的这封长信,他心中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
随即心中又不免担忧起来,她一个女子,冒充弟弟到辰川当县令便罢了,还要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来,简直是胆大包天了。不过,大概也只有她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了。
想到这儿,杨景嘴角忍不住微微翘起,愈发刚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容,提笔在烛光下认真写起回信来。
时间转瞬即逝,秋去冬来,和亲的队伍很快便要经过辰州,之后只要穿过青州便能进入戎国了。
这一年来,辰川的境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余淮为首成立了辰川商会,将辰川的经济发展起来。其次在沈云清的管理下,辰川的治安有了明显的改善。
虽然仍然有戎人时不时地作乱,但是只要被沈云清抓到错处,便当场击杀,等到上面的人来找麻烦时,那些戎人已经被杀了,沈云清给他们安上了聚众闹事、欺压百姓的罪名。又有那么多百姓作证,上头的人也拿她没办法,那些戎人也只好躲着她走。
如今,沈云清在辰川很得民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硬是让原本毫无存在感的官府在辰川占据了一席之地,就连金马帮也不得不收敛许多。
不过,沈云清也知道,金马帮和戎人的收敛只是暂时的,只要等东辰的公主嫁过去,戎人必定会大肆进入辰川,到时候辰川的安定又会毁在这些人手里。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在等待这个机会的同时,沈云清也同样在等待这个机会。
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和亲队伍在辰州驿站歇息了一晚之后再次出发,途经辰川西边的金马山,过了金马山便可以进入青州。
不过,那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那一天,金马帮的山匪劫了和亲的队伍,将和亲的公主掳上了山。此举引起了东辰上下所有人的震惊,而朝廷的人也再一次正视起了金马帮这帮常年占据金马山的山匪。
公主和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