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青淮第二日去上值,点卯完刚坐下没多久,便有衙役过来找她。
“傅推官,城南出了命案,您且快快随我们去一趟!”
傅青淮大惊,居然有命案?
于是她立马站起来,“走!”
相对大理寺不同,大理寺经她手的案子都是已经全部查清楚,也定案了才会递上去。
可是现如今,她是司法程序的第一步,若运气好就是最后一步。
运气不好,写清楚卷宗再往上递交吧……
骑上顺天府的马,傅青淮跟着衙役一道来到命案地点。
槐花胡同最里头的一家人家。
没有院落,只有一个狭窄的小屋,外头看去都显得破败,更别提里头了。
傅青淮走进去,没有迟疑。
放眼看去,其实只有一间屋子,但是从中间隔开,分了个内室出来。
做饭的灶台就是在后门搭了几个砖。
地上摆了一个豁口瓦罐。
磕碜得很。
她回头,“尸体在哪?”
衙役忙道:“在床上,仵作行人准备好了喊您去看。”
傅青淮便没慌去看。
墙角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缩着没说话,怀里露出一部分浆洗到发黄的布,瞧她抱着的姿势应当是个孩子。
衙役挺有颜色,见傅青淮看过去,便说:“那是死者刘大壮的妻子刘杨氏,是她去报的官。”
傅青淮点点头,朝刘杨氏走去。
刘杨氏见有男人过来,双腿直往墙根缩,怀里的孩子被挤到,从平静变得躁动,张口大哭起来。
见状,傅青淮放缓了脚步。
“我是负责案件的官员,刘杨氏,你莫怕。”
这话不起效果,刘杨氏将头扭过去。
只是她却不忘安抚,轻轻拍打着孩子。
“孩子多大了,是不是饿了?要吃什么,我去买。”
刘杨氏的身子遮挡着,傅青淮看不清孩子身形,只得先拉进关系。
这话是有用的,刘杨氏手微顿,声音细弱得很,“娃刚生没几天,今天还没喂过。”
傅青淮一顿,招手道:“那你先喂孩子,我们出去。”
衙役不解,“大人,我们出去干啥,她要喂就喂。”
“先出去吧。”
她是上官,衙役见状也就罢了。
三两出去,傅青淮便站在外头打量这小屋子。
“死者刘大壮是做什么的?”
衙役回:“以前是倒夜香的,后来搬到这来了;不过听邻居说搬来这里就没干过了,平日里也不知道做什么。”
“至今多久?”
“从搬到这里算起约莫三年。”
“刘杨氏呢?”
“靠给胡同里别家洗衣裳做针线换点吃的,没有别的收入。”
“去调查一下刘大壮。”
衙役便说:“已经叫人摸排了。”
“你们过来时,可发现了现场有什么不对吗?”
“除了门被撞坏,也没有别的不对劲。”
傅青淮负手而立,闻言点头。
有问有答,看来基层业务还是挺熟的。
她不再多问,正巧刘杨氏从屋里慢慢挪出来,站在门边看她。
傅青淮便说:“你若是怕,我叫衙役给你领着去外头茶肆吃碗热面茶?”
刘杨氏惊讶看她,喉咙吞咽一下,“不怕,但是饿了。”
第266章 死人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