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傅青淮也无意说给詹二娘听。
“等本官查明才知晓,不过你这福善堂倒有需要整改的地方,你且听我说……”
将安置,格局,以及自给自足的构想说给詹二娘听,詹二娘便十分惭愧。
“还是大人想得周全,我哪里想得到这些。”
“二娘成日忙于生意,还挤出时间来做这等善事已然不易,我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詹二娘带着忧虑浅笑了下,“说起生意,今年怕给不了大人多大的回报了……”
就像卫作然所言的“法财侣地”,詹二娘待她忠心,又有生财能力,便是四字真言中的财。
“回报也不急于一时,只是为何呢?”
詹二娘的经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然西汇商行那些老掌柜也不会过来投奔她。
“与我那大哥脱不开关系,”詹二娘顿了顿,“实则我也还是在走父亲的老一套,自然又是一个西汇商行了,詹家从前的人脉关系又过半回到我这,按理说,我该跟西汇分庭抗礼才对。”
“你哥做了什么?”
“他为了阻拦我进货,将秦关那处的皮毛、茯茶供应商都给养大了胃口,商人逐利,就算我同他们过往叔伯交往,有情谊在,可人家也不会按原先的价格再卖我。”
虽说供货有问题,但能令詹二娘如此的,恐怕不会这么简单。
“还有呢?”
詹二娘叹了口气,“皮毛茯茶不是日常消耗品,关键在于粮食,他扰乱市场,将低于市场价格两成的粮食抛售,其余大小商铺紧随,我也不得不降,不然翻过年就是陈粮,同样卖不高。”
西汇是京城第一大商行,詹延岱还活着的时候,人脉结交甚广,跟官家也有说不清的关系。
可以说,除了西汇,其他的卖家都是在喝汤。
傅青淮没说话,等她继续开口。
“库房里还剩下一库房的货,我便将价格调回去,打算先慢慢看,哪怕变成陈粮,也亏不到多少了,可谁知他将价格再调低一成,这下,我的粮是彻底卖不出去了。
“不光如此,其它的他也如法炮制,除了制香一道,他没有办法以外,其他的商品,我都陷入了被动。”
谁叫西汇体量大呢?
没了詹延岱,也没了詹二娘,可是那是詹延岱二十年积累下来的家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西汇亏得起,詹二娘亏不起。
做生意一道,傅青淮也不是很懂,但是听詹二娘所言,却也知道现在有两大危机。
一是货卖不出,不管是囤积还是降价都肯定亏。
二就是货也进不来……
傅青淮突然想到母亲从西北回来时,带来的好几仓库东西。
里面皮毛可不少,药材也多……
“过了秦关再往北走,你父曾在世时,去过吗?”
詹二娘摇头,“我父就是从秦关来的京城,没有再倒回去走过。”
“既然这些供货商都被詹天瑞笼络住,那你有无意,去一趟西北瞧瞧?”
西北地处偏远荒凉,若真能把货物卖来京城,也为那里带去一份生机和财富。
詹二娘微愣,“去……去西北?”
“我母亲母族在那处,你若去,想来也有方便,亦可以逃出困境,从此不再受制于詹天瑞。”
兄妹俩同享父辈带来的资源,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詹二娘思索片刻,“可行,不过我这一来一回消耗甚大,怕利头不多。”
傅青淮突然道:“若有办法连通两地呢?”
“大人是何意?”
“我也只是个想法——若在京城跟西北之间寻一个耗时最短,路途最轻松的路线,然后沿途开设类似镖局一样的地方。
“从西北的上层开始收货,然后再一层一层运输到京城,这样不单有最开始西北的货,还有路途上其他的地方的,等运来京城,或许消耗没那么多。”
收货的价格不可能是按照京城的价位,越靠近原产地,价位自然更便宜。
若路线真通了,届时便可来回销售,这一路不论来回……都是钱啊!
“可行!只是我还需要好好筹谋,各个站点,更要值得信任的人去办,还有、还有一路上的风险!”
詹二娘有些兴奋起来。
她经商的模式就继承于詹延岱。
而秦关多有货商甚至秦关商人组成的商会,因此不消太麻烦。
而今,傅青淮给了她一个新的行商思路,若真的能成,恐怕她得用一辈子去完成这个事业。
第304章 新的行商思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