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半步。
“有一段时间,儿臣以为和父皇想到了一处去了,扶持九弟,削弱秦家,制衡煜王。可是九弟功劳那么大,文能查案抓贪官,破了秦家的江陵地盘,武能远赴边疆战场,大败羌羯而归,父皇为什么不为他正名分呢,为什么利用完了他,又不给他相应的地位和权利,生怕他压过了煜王呢?”
“父皇,儿臣和九弟也是你的儿子啊!”
最后一句,端王吼了出来,嗓音嘶哑。
皇帝却扯出一个残忍的笑容,“都是儿子,儿子和儿子也有不同,有的儿子天生就该是帝王君主,有的儿子,只能为臣。”
“煜王是天生的帝王君主,就他那个色中饿鬼,一无所是的德行?”端王觉得这简直就是笑话。
皇帝又讥讽地嗤笑一声,“你也别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你派人行刺你口中的九弟时,可不知道朕没有封他王爷,你那时不也是利用陆修安么?想借刺杀让朕怀疑秦桓,从而让秦家放松对你的逼迫,你的算盘打的也挺好啊!”
“端王,你什么时候改了性子,变得如此阴险狠辣了?”
“儿臣?儿臣这点子伎俩,对于父皇来说不算什么,儿臣当时还顾着那是儿臣的弟弟,身世又可怜,本就没想杀他,就像父皇说的一样,只是想利用他转移下秦家的注意力,若是放到现在……”
端王的冷笑渐渐嗜血,“若是早知现在,儿臣那晚一定会痛下杀手,以绝后患!说不定大臣们群情激愤之下,秦桓的位置早就不保了,皇后也已经进了冷宫,煜王失去了嫡子的身份,还拿什么跟儿臣争!”
若是陆修安不在,还有谁能跟他争杜羽蘅?只要有了杜羽蘅,他登顶之路一定会更加顺利!
“哼,端王,何须怨朕不念父子之情,你不也一样不念手足么。”
端王抬眼,见皇帝终于收起了父慈子孝,露出公事公办的表情。
“现在,可以说说正事了。外面闹得天翻地覆的流言,是你做的吧?”
端王默不作声。
倒不是不敢承认,而是跟他谈判的人,已经不再是父亲。
他是登基几十年的皇帝,执掌江山已久,帝心深不可测,能看破端王布的局,肯定就想好了谈判的筹码。
在这场与父子情无关的较量中,端王暂处于劣势,他要知道对方到底知道多少、准备了什么条件,才能利用好仅有的优势,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你是不是想问,朕怎么知道是你在背后谋划的?其实很简单,如今跟皇后和煜王过不去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但其他人,比如朝中大臣,比如睿王,他们都有更好的办法,不需要用这种虚无缥缈的招数。”
“而没有能力光明正大扳倒对方,却性子阴险喜欢用阴招的,只有你一个。朕虽然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但朕很确定,就是你。对吗?”
端王终于动了。
他露出惯常的温厚笑容,理了理衣袖,缓声道,“看父皇这么胸有成竹,还贬低这法子阴险,儿臣差点就忘了,父皇已经被外头的流言逼得毫无招架之力了。没错,是儿臣做的。”
他走近一步,“不过儿臣散布的可不是谣言,先皇后就是被秦氏谋害的,连同儿臣的四皇弟,曾经最名正言顺的嫡子,也是被秦氏所害。”
皇帝的眼角狠狠抽搐了一下,“那你可有凭证?”
端王的脚步骤然一顿。
“呵,那就是没有了,也对,如果有证据,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
皇帝的面色顿时轻松起来,“是想让大家都相信皇后的确无德,从而让朕废后?可惜,你的计策没有奏效。”
“怎么会呢,今日群臣不是一起请父皇彻查当年之事吗,儿臣的小小计谋,已经达到目的了。”
“哦……”皇帝恍然大悟般点点头。
“你是觉得,现在百姓和朝廷对抗得如此剧烈,对皇后和煜王的观感也已经坏到极点,朕只能废掉皇后,不然就无法度过这个难关,对不对?”
端王莫名地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对,父皇说得云淡风轻,好像眼前的困境不值一提。
难道他是装的?
“儿臣愚钝,不知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平息如此汹涌的民意。”端王竭力平静道。
皇帝却笑了。
他双手负在身后,微微闭眼,露出熟悉的、睥睨天下的笑容,让端王心中的警钟越来越响。
不,不对!
他还是没有赢了父皇!
果然,皇帝缓缓开口道,“你说得对,你是很愚钝。你以为用这么简单的法子可以达到目的,这是第一蠢,你以为朕会受民意胁迫,这是第二蠢,你能力不强野心却大,还妄图坐上龙椅,这是第三蠢!”
“啪!”
皇帝猛然挥手,给了端王一个措手不及的耳光,打得端王的脸一偏,鼻血紧接着滴落下来。
“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如何破局。”
第299章 父与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