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镇国侯奏请将京城的五千精锐召回,留五万人在原地驻守几月,其余人都召回北边驻扎地。
睿王欣然应允。
这意味着,大局已定,大晏胜了,这一场战事,也结束了。
当下,睿王下令各衙门清点各自的支出和库存,准备整理一遍,论功行赏。
而与朝堂的井井有条、欢欣鼓舞完全不同的是,徐妃却越来越感觉到希望破灭,孤立无援了。
自战事胜利的消息传来后,徐妃曾经很是兴奋了一阵子,因为只要外乱平了,那么凝聚人心的必要就消失了,她又可以利用去年冬天的伎俩,重新为十二皇子造势。
但她召集皇上留给她的臣子,却发现大家都支支吾吾的,不再像之前那样支持她。
徐妃顿时明白,这些人真的被睿王收服了。
她打出十二分精神,重新说起皇帝清醒时对十二皇子的多番肯定和厚望,说起皇帝说过属意于十二皇子,若是皇上还清醒,必定会立十二皇子为太子。
那些大臣为难道,“娘娘,如今说这些已经没用了,微臣都知道皇上确实有此意,但皇上必定没留下什么旨意,说过的话是当不得数的。”
“是啊娘娘,现在西北边刚刚打了胜仗,如果强行立十二皇子,恐怕又会引起战乱啊!”
“而且十二皇子毕竟太年幼了,就算是幼主登基,要是没有睿王这样的文武兼备的王爷坐镇,周边的国家和部族也都会蠢蠢欲动的。”
众人纷纷反对,低下了头不敢看徐妃,而还有更深刻的一句话,他们没有说。
现在就算是皇上醒来,要立十二皇子为太子,满殿群臣,有几个会答应的?
就算是他们这几个人,现在也都觉得睿王登基更好。
不管民间还是朝野,人心已在睿王手中牢牢握着,大势已去,一切已不可挽回。
在大臣的劝说中,徐妃的笑容越来越勉强,她一边默默听着,一边在脑子里飞快想着还有什么办法。
等到众人说完,徐妃忽然灵光一现!
“皇上,留下过旨意!”
“什么?!”
皇上留下过旨意?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人人都是一脸茫然。
“娘娘,此事不可玩笑,皇上真的留下过,立十二皇子为太子的旨意?”
要是有,你早为什么不拿出来,非要等到现在?
但徐妃在他们的惊讶中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非常肯定地点头道,“对,皇上留下过旨意,要立十二皇子为太子!皇上说过不到最紧要的关头不要拿出来,所以本宫才一直没说。”
“那么请娘娘将这道圣旨拿出来,让臣等一观,可否?”
“这……”徐妃这才慌乱起来。
她哪里有圣旨给他们看?
“这圣旨本宫一直好好收着,今日太突然了,本宫并没有带出来,等过几日本宫再找出来给各位大人看。”
几位大臣又对视一眼,半信半疑地点了头。
“既然皇上有旨意,这事儿倒是另一番应对了。”为首的大臣沉吟着道,“不过皇上的旨意也需要众人拥护才能执行下去,娘娘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徐妃面上欣喜地点点头,内心里早已疯狂大笑,想着只要有这一封圣旨,睿王再怎么势大,也不能登上皇帝宝座了。
说好几日后来看圣旨,几位大臣一齐告辞。
但走出宫城的这个偏僻角落,他们自己就先商量开了。
一位大人先道,“诸位大人真的相信有这份圣旨存在吗?”
“怎么可能!如果有,娘娘早就拿出来了!”
“就是,开战前睿王在朝野内外都备受争议,那时候时机正好,只要拿出皇上的圣旨,我们立刻就可以扶持十二皇子上位了。”
“下官也是这样觉得,娘娘说这话,实在可疑。”
见大家意见一致,为首的大臣悠悠叹了一口气。
“如今这情形,就算真的有,咱们能不能推举十二皇子上位是一个难题,十二皇子真的登基了,能不能保住大晏江山稳固,又是一个难题。”
毕竟外敌是被睿王镇压下去的,而十二皇子登基,睿王又岂会坐视不理?
到时睿王反出朝廷,分裂疆土,大晏几百年基业断送在他们这些人手上,他们就是大晏的罪人了。
几位大人又都点头。
“大人说的是,如今大势已去,想做什么都难了。”
“自古幼主登基大多战乱不止,十二皇子实在年纪太小了。”
“下官觉得睿王并无什么不妥,也很有明君风范。”
……
第360章 有圣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