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蔓这才死了心,转过头去看着簇簇跳动着的火苗,想必是因为白天里太过奔波劳累,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还是有一些不堪重负,所以,不一会儿,她便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藤蔓上那个白色的身影突然轻轻地跃起,落在地面上,看了一眼沉睡着的顾青蔓,然后循着那吹奏的声音想要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可是,他刚刚举步,那时断时续的乐声便已经停止了,想必对方也是要睡了吧?
第二天一早起来,继续赶路,又走了大半天,总算到了良宴口中说的那个小集镇。
镇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凤凰镇,虽然不大,但是却很繁华,是个各族人杂居的地方,也有不少汉人在此生活,因为地处在偏僻的关外,倒也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镇子上有一条很热闹的街道,街道两边商户林立,酒旗招展,此时正值正午,餐馆里的生意很好,有一家汉人开的酒楼尤其漂亮,两层木质的小楼,飞檐翘壁,金色的招牌上写着“德胜楼”三个闪闪发亮的大字。
良宴知道赶了这两天的路,顾青蔓早就已经累坏了,于是,领着她进了德胜楼,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坐好,然后招呼店小二过来点了几样清淡的小菜。
顾青蔓看了看楼上,知道那上面有雅间,不过,良宴没有说上去,她也只好看看作罢,跟着他坐在安静的一角。
不一会儿,菜便已经端了上来,两样素菜,一碗清汤,几个馒头,原本以为可以大吃一顿的顾青蔓看得傻了眼,自从她生病以后,就一直没有沾过荤腥了,在山上的时候,每日里都是清粥小菜,下了山,吃些野果喝点山泉,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酒楼,明明别人的桌子上摆着大鱼大肉,可是他们依旧是这几样清淡的菜色。
“我们一定要吃这些吗?”顾青蔓拿着筷子,抱怨道:“其实我有银子,我们可以吃得好一点的。”
“鱼生火,肉生痰,对你的病不利。”良宴面无表情地“解释”着,也不想理会她,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顾青蔓知道他就是这样固执冷淡的人,和他争论也争不出什么结果来,于是,满不情愿地扒拉着饭粒,吃得漫不经心,一双眸子,不住地往周围的食客身上瞟。
周围的人都显得十分悠闲,一边喝着酒,一边高淡阔论,聊的都是顾青蔓不感兴趣的话题,听一会儿,也便没了兴趣。
哎,早知道和良宴一路同行是一件极其无聊的事情,可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无聊,这才两天的时间,她已经觉得自己快要闷坏了。
以前在山庄的时候,虽然她也没有什么朋友,可是,能够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啊,现在到了这里,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闷啊——
一位穿着青绿色汉服的姑娘抱着琵琶从门外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拉二胡的老人,两人显然是来卖唱的父女。
顾青蔓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因为那位卖唱的姑娘生得有几分姿色。
这苦寒的关口,虽然有汉人久居,可是,生得如此白净娇嫩得却不多见,因为日夜的温差和夹杂着沙砾的大风,将他们的皮肤磨砺得粗糙黝黑,可是,这位姑娘,却白嫩得像是水豆腐一般,忍不住想让人伸手掐一把。
顾青蔓注意到这父女两人一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了,原本大声聊天的人也停了下来,有一种诡异的安静。
那卖唱的姑娘脸有些微微地红,抱住琵琶的小手微微地收紧了,倒是她身后的老汉,领着她走到一张桌子面前,客客气气地冲着那桌的客人作了一个揖:
“这位客官,这是我的女儿香云,我们父女俩是从关内初来此地,想要有个落脚的地方,无奈身无长物,只能靠卖唱为生,所幸小女还能够唱几句入客官的耳,所以,请您点个曲子,随便打发我们几个子儿吧!”
顾青蔓这才知道,原来这父女俩是才来到这里的,想必也是有什么难处,才会流落至此吧!
那桌客人倒也好说话,让那位叫香云的姑娘随便唱一支曲儿来听听,那位姑娘便调动了琴弦,边弹边唱了起来。
琵琶音破空而出,空灵清越,她的嗓门低婉温柔,当真是唱得很好,让在座的人都听得如痴如醉。
顾青蔓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自顾自吃着饭的良宴,他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似的,脸上连一点表情都没有,也没有看一眼那对卖唱的父女。
&nbs
第12章 路遇不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