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距离出这片戈壁滩还有一百里地,李恪下令,大军安营扎寨,原地休整,埋锅做饭。
      与此同时,率领各卫的将军全部抵达李恪的营帐,商议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李恪见众人都到了,便开始根据情报,介绍敌人的情况。
      “据情报得知,麴文泰死后,他的儿子麴智盛在西突厥人的扶持下,继承了高昌国新王。”
      “麴智盛在全国征兵,总计五万余众,其中骑兵有一万,其余的均为步兵。”
      “此前,在西突厥人出兵两万精骑兵,在西突厥人的裹挟下,西域诸国出兵三万,共计五万大军,这五万大军,均是骑兵。”
      “此次,西域诸国再出两万骑兵。”
      “据情报,西突厥还有援军赶来,至于多少尚不清楚。”
      “此外,西突厥人撤退后,占领了整个伊吾国,此刻,伊吾国百姓全部成了奴隶军,为西突厥人使唤,总计四万余。”
      “如此一来,咱们就要面对十六万人马。”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怎么会这么多?
      大唐出兵才多少人?
      加上一路收编的,也就勉强六万人马,而对方是自己差不多三倍。
      不过,对方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也就西突厥和西域联军的骑兵有战斗力。
      至于新高昌王组织起来的五万新兵和伊吾国的奴隶军,那就是个笑话,一旦大唐击溃他们得精锐,这些人就会成为敌人的噩梦。
      尤其是在粮草方面,十几万人,对于粮草的消耗,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个小小的高昌国,能供应上这些人的粮草吗?
      就算是整个西域都出手,恐怕也供应不上。
      众人想到这里,又不担忧了,优势在我。
      李恪继续道:“如今,这十六万大军,全部聚集在伊吾,从南到北摆出了一字长蛇阵,等待着咱们出戈壁滩。”
      接着,李恪在地图上画了四个圈,以伊吾城为支点,伊吾城前方设置了两处伏兵,两处伏兵前方二十里地处,设立了最前哨的大营。
      而唐军最先要面对的便是这处大营,大营里有十万大军,一部分是奴隶军,一部分是高昌王征来的新兵。
      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对方打的是什么主意。
      想要用这些奴隶和新兵做炮灰,尽可能地消耗大唐的军力。
      在西突厥人想来,唐军穿越四百里戈壁滩,肯定是人困马乏,物资紧缺,再遇上十万炮灰,即便唐军再厉害,杀光十万人,也会有损失。
      在唐军最疲惫的时候,埋伏在这十万炮灰后面的精锐,从两边包抄,唐军必死无疑,就算他们能逃,逃进这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就别想活着走出去。
      看到这布置,在场的将军们,面色都不怎么好看,看来,西突厥领军的将军,也是一个难缠的人物。
      如果按照大唐以往的战法,此战恐怕要铩羽而归,甚至全部死在这戈壁滩里。
      尤其是这次陇右行军大总管是李靖,李靖的战法是千里奔袭,压根就不带足够多的粮草,恰好中了敌人的计谋。
      只是这次领军的人是蜀王殿下,敌人恐怕要哭了。
      不得不承认,殿下深谋远虑,在骆驼峰一战后,便在碛口休整,使劲的弄后勤物资。
      在这戈壁滩中,最缺的就是物资和水了,只要唐军拥有足够多的物资,直接和对方耗,就能耗死对手。
      小小的高昌国,绝无可能供给十六万人马的粮草。
      “这边风景独好,将士们日夜赶路,也累了,本王也累了,传令下去,做好防御工事,先修整半个月。”
      “诸位以为如何?”
      柴绍站起来笑道:“王爷英明!末将也累了啊!”
      李大亮也笑道:“还得是王爷,这次要是遇上代国公领军,咱得哭死在沙漠里。”
      李恪:“……”
      也是,自从自己那岳父千里奔袭活禽东突厥可汗,一战封神后,大唐的将军们,都喜欢上了闪电战,动不动就追着敌人千里奔袭。
      比如在历史上,侯君集和李道宗千里追击伏允可汗,从青海湖追到了鄯善城,两千多里地。
      再比如,侯君集攻打高昌时,从伊吾追到了伊犁,活活吓死了麴文泰。
      还有高仙芝,封长青,率领七万大军远征小勃律国,苏定方千里奔袭灭西突厥。
      所以,大唐名将常用战争策略,千里奔袭,毕其功于一役。
      但这次,西突厥人却是抓住了地形优势,准备拿捏大唐将军们的战争策略。
      这让李恪

第317章 一个字,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