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朱雄英笑着看向解缙,
      问道,
      “怎么?不行了?”
      解缙回过神,眼中充满了战意,
      正色道,
      “殿下,这事务必要让微臣来做!
      微臣一定把前朝书籍,一本不差的给殿下找出来!”
      朱雄英笑着点头,
      像解缙这样的轻狂天才极好拿捏,给他一个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就是了。
      说起来,跟用姚广孝是一个路子,投其所好。
      解缙再也坐不住了,激动的在屋内来回走,
      振奋道,
      “好啊!太好了!
      如此丰功伟业,舍我其谁啊!”
      方孝孺皱眉说道,
      “这是殿下的功绩。”
      解缙连忙打了下嘴,
      “对对对,方兄提醒的是。”
      随后歉意的看向朱雄英,朱雄英根本就不在意这些,挥挥手示意没事。
      若是因为属下一句稍稍僭越的话就急了,
      如何能海纳百川?又如何能容人用人?
      朱雄英看向方孝孺,
      问道,
      “文渊阁办报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
      方孝孺闻言,脸上少有的出现了难色,
      “殿下,有点难办,不知道报纸上的内容该弄些什么啊?”
      朱雄英没有直接回答,
      反问道,
      “你可知今古文经之争?”
      方孝孺缓缓瞪大眼睛,瞬间就体悟到了朱雄英的用意。
      今古文经之争,就是汉代时期,各方儒生关于古文经和今文经的大辩论。
      当时分为今文经派和古文经派两派,
      今文经派,便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他们手中没有了儒家经典,只能靠老儒口口相传,来教导经义,
      这便是叫今文经。
      但是,看到这,大家都会发现,
      今文经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口传今文经的老儒,能随意在经文内夹杂私货。
      古文经派,是在孔子后代的宅邸夹缝中发现了古文藏书,并且严格遵守古文的儒家学派,
      古文经大量出土以后,这些儒生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他娘的口授经文和古文完全对不上啊!
      今文经将儒家最本源的经义,改了太多了!
      也是为了迎合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其实在汉朝的儒术,是儒法道三家合一,跟孔子的儒家没啥关系了,
      其后各朝各代再往里加上私货,随意解读,
      所以儒家思想的弊,让孔子全背锅有点不合理。
      孔子要是能活过来,他也看不懂之后增义的儒家经典,
      我寻思我也没说这话啊!
      而今古文经之争,最后以两派合流结束,但说得好听是合流,其实是以今文经为主,
      这就是一次话语权的争抢。
      王莽改制时,不认今文经,大改汉朝博士必学今文经的传统,复立古文经,
      其实也是在争抢舆论阵地,
      只不过最后失败了而已,然后被人骂的一文不值。
      今文经,古文经,
      如果单独拎出来从学术上看,重要吗?
      但是如果参杂了别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方孝孺也完全会意,
      报纸上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报纸是由朝廷出版的,
      就算是上面登一些家长里短,那也是朝廷的话语权!
      想到这,方孝孺心中大骇,
      瞬间明白了殿下此举背后的深意,
      殿下是不想再要有心之人随意利用舆论了!
      这是准备直接抢占舆论高地!

第8章 把握话语权很重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