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黄天浩便是燕地的大宝贝,
      徐妙云看向黄天浩,言语尊敬的问道,
      “黄大人,何出此言?”
      黄天浩拄着拐杖站起,颤声道,
      “王妃娘娘,行此法是为亡国之策啊。”
      黄大人此言一出,徐妙云脸上的笑容僵住,逐渐转为面无表情,
      整个殿内的官员们也不由屏住了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是坚决反对徐妙云的战时政策,但是他们也不敢像黄大人说的这么露骨,
      黄天浩继续道,
      “王妃娘娘,如今燕地内农民加上牧民,足足有几十万户,
      殿下的农牧融合之法,使得燕地丰廪足食,积下来的余粮,也足够军需调度了,
      若是按王妃娘娘之法,强行征粮,只会逼反牧民,让几位殿下辛苦积累下来的好名声毁于一旦啊,”
      徐妙云面无表情,淡淡道,
      “黄大人,继续。”
      黄天浩咳嗽两声,他也很是激动,他随着青涩的朱棣入藩,是亲眼看着燕地从千里荒芜做到现在这副样子的,
      黄天浩对燕地的感情很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燕地毁于一个妇人的手里,怎么样都得说服王妃娘娘,
      “王妃娘娘,您所行此法,也实难推行。
      各家存粮不一,有的多,有的少,娘娘却不加辨别的全收上来,再平均分出去,莫说是牧民,就连农民都不会干啊!
      再者,就算真收上来了,可每月都由官府给几十万户百姓发口粮,这是何其难的事情啊,莫说是燕王府现在的人手,就算再多加十倍,也不够用啊!”
      黄天浩不愧为燕地之宝,短短时间内,就把战时经济政策的弊端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人家不仅看明白了,还总结明白了,
      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把官员们的疑虑都说透了,直说到官员的心坎里面去了,
      官员们齐齐看向徐妙云,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了,王妃娘娘就不该再一意孤行了,怎么看战时经济政策都是一个弊远远大于利的昏招,
      朱高煦坐在末位心急得很,他想支持娘亲,可是黄大人说的又有道理,反而弄得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朱高煦下意识转头看向大哥,只见朱高炽面露沉思,
      “大哥,黄大人说得在理啊,如今燕地内存量极多,光靠这些存粮就足以供应军需了,娘亲何苦还要做这天怒人怨的事情呢?”
      朱高炽眼睛一闪,回过神来,低声问道,
      “二弟,现在境内的存粮看起来够用,
      但...如果这场战争要打上个几年呢?”
      朱高煦闻言瞳孔一缩,惊呼道,
      “这不可能!”
      朱高煦意识到自己声音有些大,连忙捂住嘴又压低声音问了一遍,
      “大哥,这怎么可能?圣孙殿下新征,怎么会可能打这么久?”
      朱高炽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娘亲敢这么做,便是坚信这场大战最少会打上个几年,
      黄天浩站的太久,身子有些撑不住了,可还是绷紧身子,集中出了最后的力气,浑身颤抖行礼道,
      “王妃娘娘,还请收回成命!”
      哐当一声,黄天浩手中的拐杖摔落在地,整个人如同废纸一样摔倒在地上,可上半身仍然保持着行礼的姿势,这副场景看得众官员心里一揪,起身惊呼道,
      “黄大人!”
 

第225章 大事不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