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关。
主将韩典大发雷霆。
“先是定襄,后是绥远,一个月内,长城被开了十七道口子!匈奴的游骑兵都是神出鬼没的鬼神种吗!我们烽火台的守兵呢!五千里防线,那么多人马,就没有一个人看到敌情?”
“啪!”
竹简拍落一地。
“饭桶,都是饭桶!”韩典重重一拳砸在桌案上。
守城不力,堂下各副将皆屏气凝息,不敢发言。
等到韩典怒气稍减,谋士于温捡起书简,说道:“将军息怒。匈奴有备而来,边军措手不及亦在情理之中。如今当务之急,是找到应对之法。”
“遍观这一个月间发生的劫掠事件,件件透着诡异。匈奴的行踪,神出鬼没,但不是无迹可寻。比对了各地的战报,我发现了一点诡异之处。匈奴每次破城后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个时辰。时辰一到,无论正在做什么,他们都会调头撤走。我想,撤退的原因,正是他们神出鬼没的秘密所在!”
“可问题便出在这里。”副将郑择愁眉不展:“五千里防线,我们不知道匈奴从何处袭击,更不知道会何时袭击。哪怕是把守军铺散开来,守株待兔,也无法顾及所有地方。如此这般,怎么才能弄清楚他们撤退的原因?总不能干等着吧!”
叹了口气,郑择又道:“匈奴的袭击,乱无章法,县城、村镇,不论是富庶,还是贫瘠,都在他们的劫掠范围之内。”
“无法重点布防,我军只能四处灭火。可这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不仅毫无作用,反而是被匈奴牵住了鼻子。长此以往,我军必成疲敝之师。末将担心,一旦匈奴大举进犯,我云中境边军可还有御敌之力?”
此言一出,四下皆忧心忡忡。
时下,来犯的匈奴人马,虽说规模不大,但他们能在长城的屏障上凿出孔洞,来去自如!
而各地守军接到烽火示警,匆匆出兵后,匈奴人又在援军赶来之前从容离去。
若是不能找到应对之法,那生活在五千里长城线上的边民,他们的生活可还会有安宁之日?
更可怕的是,若是大战开启,进犯的匈奴人马的规模扩大,同样采取这种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法,那他们将会是刺入中原腹地的一柄尖刀!
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想到了这点,一众守将才齐聚议事厅,商议应对之策。
“云中郡各地的戍卒什么时候能到?”
韩典开口问道。
如今没有好的应对办法,只能增加守军的数量。而且,被凿破的长城同样急需城砖的修补。
于温正欲回答,堂外信兵来报,单膝跪地,道:“将军,云中郡戍卒韩虎、王极等人求见,有重大军情禀报。”
“重大军情?”
韩典心中生出不祥感觉,沉声回道:“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王极等人来到议事厅中。
环视四周,王极感觉到了弥漫在大厅中的凝重气氛,暗自打量之际,韩典开口询问:“说吧,怎么回事。”
“参见将军。”韩虎单膝跪地,
第38章 一石二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