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把我们村的小学给撤了,这一撤肯定会增加孩子们上学的花费,甚至有可能会让很多孩子失去上学的机会,耿局长,我绝对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山里的孩子们上学真的很不容易,他们甚至为了能够上学要走上几十里的危险山路,如果学校没了,他们恐怕就要失学了。”
耿南杰听到了周楠这夹杂着火药味儿的话并没有生气,而是在沉吟片刻之后才缓缓地说道:“周楠,溪山村的情况我了解,县教育局也是开会综合考虑后才下的决定,现在咱们县里各乡镇的小学生源都不太好,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你们双城镇现在有两所小学,县教育局党委考虑的是如果两所小学的生源都很差,那么就合二为一,只有把优质地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才是最佳的选择,这样既能保证教育质量,又能保证学校的生源和升学率。”
听到了耿局长的话,周楠摇着头立刻反驳说道:“耿局长,在我眼里面,那是山里的孩子们很艰难很脆弱的梦想,而不是什么教育资源的整合这样的管理优化,更不是什么生源和升学率这样冰冷而又死板的数字。”
周楠越说越激动,他没法不激动,他觉得像耿局长这样的官老爷们为了自己所谓的“政绩”,是在牺牲孩子们上学的渴望和期盼,周楠突然间觉得心里有一丝丝的悲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那一双双纯洁而又清澈、充满希望的眼睛。
周楠的话说得很是刻薄,瞬间就把原本还算比较融洽的气息给完全破坏掉了。
耿南杰也不气恼,很有风度地抓起了桌子上的烟盒,然后点上火吸了一口,徐徐地吐出了一口烟圈,“我能够理解,周楠,我也是从大山里面走出来的孩子,上学对于一个山里娃来说有多艰难,我同样铭记于心。人,站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也就不一样。你只需要考虑一村一校,而我需要考虑的是一县十镇,你或许只想让溪山的孩子们能有学上,但是我却是要让咱们安顺县的孩子们都有学上,你以为咱们现在的学校缺的是什么,学校少?山路远?还是说没有钱?没错,这些对于想上学的孩子们来说都是一个个的难题,但是就算是难题,那也是可以克服的难题,甚至来说也不算是什么难题。但是教孩子们知识的老师,却是我们绕不开、避不开的‘拦路虎,所以县里才会考虑要把教育资源整合,而这,才是第一步,而下一步县里的教育局还会出台政策,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举措,目的是要让孩子们都有学上,而不是你认为的我们只是为了自己捞点儿‘政绩,在孩子们的未来面前,那点儿所谓的‘政绩就显得很单薄而又可怜了。”
耿局长的话落在了周楠的耳朵里,周楠理解了县教育局的用意,只不过,溪山小学要是撤了,那么就会有一大部分的孩子面临失学的问题,也是很现实的,县里的领导解决的是长久的难题,而周楠现在要解决的却是眼前的难题。
“耿局,现在的情况就是,撤了我们溪山小学,只怕会让一些孩子们再也没机会上学了,我没有咱们局里领导们看得那么远,我只是不想让我的学生没学上。”
耿南杰久久地陷入了沉默之中。
第14章 溪山的未来(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