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此时又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自己的老爹周大山希望自己把护路工的工作做好,而周楠想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爸,护路工的工作我会做好的,但是我也承诺了村里的乡亲们要帮他们盖房子的。”周楠在知晓了自己老爹的用意之后,索性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把话头给挑明了说道,他知道父亲对自己的之后肯定会有规划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一个人愿意像是被人安排好了的人生活着,周楠亦是如此,哪怕给自己规划人生的人是自己的老爹也不行。
周大山的眉头皱了起来,“盖房子那是泥瓦匠的活计,周楠,溪山村的以后可是要交到你手里面的,你也说你要把溪山给建好,如果只是盖几个房子,这不是建设溪山。”
听到了周大山的话之后,周楠并不赞同地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爸,这你可就说错了,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也非一流之归也。我给大家盖房子,那就是在建设溪山,其实我并没有觉得这二者之间是一样的。至于我的本职工作,我在这里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做好的,至于给乡里乡亲盖房子的事情,我也会一并做好的。”
“贪多嚼不烂!”周大山见儿子固执地并没有听取自己的意见,却也是无可奈何,自己的这个儿子在性格方面几乎是和自己如出一辙,如果要是去硬劝的话,那么只怕是会适得其反,周大山第一次妥协了,而且还是在自己儿子的面前妥协。
父子俩这次谈话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和谐,毕竟这是时代与时代之间不可逾越的代沟,更是理念和时代之间的碰撞,结果就是谁也没能够说服彼此。
周楠把大量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改造溪山村的宏伟蓝图之中,这次村里的房屋有近一半被山洪水给冲走,却是让周楠把自己的计划提前了,溪山村未来的发展,自然是能仅仅来靠农业支撑的,想要让溪山村的经济有长足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发展多样化的经济模式,而周楠一直认为最适合溪山村发展的则是休闲度假的经营模式。
周楠一直都想要把溪山的经济发展上去,这个构思从周楠回到村里来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周楠的心中充满了抱负,并且无比坚定地认为,只要自己是金子,无论在哪里都是会发光发亮的。
溪山一直都处在省城、市里、县里面的中间地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上溪山的自然风光悠美,而植被的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可以说溪山就是天然的氧吧,山上有溪,山前有河,有连田阡陌,有青山碧水,从山脚的溪山村起就是溪山连绵起伏的山路,一路盘山而上,青山、绿水、飞瀑,满眼的绿意,约三五好友爬爬山,钓钓鱼,再尝一尝溪山当地的特色农家美食,好吃好耍安逸得很。
最重要的是,溪山村离三城区最远的也就两个
第44章 世界那么大(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