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兄弟二人还有和他们一起的李河三家人,现在都住在一个屋子里,原本绝望的心情在这几天的休养里慢慢的回春。
通过几天的休养原本昏倒的几人也恢复了些,今日正在整理屋子里的东西,准备到划分给他们的地方去,好歹早些盖几间泥土屋住上。
余二站起身活动活动自己的身体,对着余大道:“大哥,那沈村长真让咱们现在鱼塘边建屋吗?还让我们帮着捕鱼?”
余大将这几日刚换的陶罐放好,看着自己已经恢复大半的弟弟道:“是真的,边上还有县令在呢,听说县令还帮忙安顿了不少这次受灾的渔民呢。”
要说这次真是始料未及,原本不常在那片发大风的,可今年就偏巧遇上了,那次衙役路过这边时,余大还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
李河在一旁搭腔:“哎,这是遇上了善心人了,我们家里是因为县太爷要加税所以逃过来,没想到遇上这大风灾。”
这李河家里原本生活就有拮据,但今年这县太爷突然要加税,可是李河的老爹刚过世,家里原本为了他的病花了不少,这下家里更是贫困,加上大风吹倒了家里的棚屋,李河只得带着老娘和媳妇另寻出路。
不光余大三家人开始忙碌着造屋子居住,那些要来这边定居的七十多家人家也忙忙碌碌的准备着,这可是干活一年就有半亩的宅基地啊,当然大家要好好的干活了啊。
后面的一个月断断续续的下了几场雨,流芳村的最外边的篱笆墙也稀稀疏疏的建好了,只等着它们快快的长起来了,村口现在安上了个一圈竹篱笆,边上种着爬藤的蔷薇,为了良好的视野,种的都是低矮的灌木一类的植物。
现在流芳村建起屋子的也有七八家人家,除了沈家靠北边,这些人家都选择了靠近东边山溪的地方建屋,在那边也留了个小门进出,西边那一排集体住宿,住着十来家现在还没有能力建屋的人家。
原本在书院上学的学子又恢复了上学的日子,那些农人的孩子现在暂时还没有来这边,因为现在大家都忙着收拾屋里,那些农人们便暂时不将自家的娃送过来书院。
相对于流芳书院现在的清静,苏林那边的救灾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那些被带到县衙救助的人,能找到自家家人的都在苏林的安排下,在那他与李忱挖掘出来的桑基鱼塘附近安顿下来,有些没有找到家人又没有劳动力的,苏林就暂时安置在孤寡院和幼儿院里。
只是没想到这过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止苏林那边,就是沈溪这边也有不少原本的农人跑过来探风声。
原本前几年苏林只是收留这些受灾的人几天,但现在可以有落脚地了,这消息就这样一点点的传开了,就连原本生活在这边的村民知道了也有人跟过来了。
这天苏林跟着李忱一起过来找沈溪,商量着将一部分地挂到县衙的名下,让这些来这边定居的灾民可以租赁。
两人先是对着流芳村的变样仔细的品评了一番,取笑沈溪现在有
第82章 人以群聚汇合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