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香江。
一进厂门,只有最初的几位老员工在。
“何总?”赵工头看见何雨生来了,很是诧异。
“老赵。”何雨生欣慰地看着赵工头。
“何总好!”
“何总好!”......
工厂的几位员工纷纷起身打招呼。
“大家坐,坐,你们忙着。”转身侧耳听陈总裁说明情况。
何雨生知道了问题的根源,最主要的,还是机器跟不上香江的发展,顾客反应不太好。
这才意识到,这里是香江。
与四合院不同的是,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
何雨生索性把大家,都召集了起来,统一整理问题。
最根本的,就是市场对于产品的接受度,大家都愿意接受价值更高的产品。
产量只是一个基础,最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
知道了大家的顾虑,何雨生立刻有了解决方案。
要审查货源,质量是一切的基础保障。
最近轻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主要轻工产品的产量也都大幅度增长。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所占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3.1%上升到1982年的50.2%。
虽说产量在增长,但是,要想做得更长远,一定得做精、做细。
再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适当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降低积累率。
一定不压货,不然会拖整个加工厂的后腿。
“咱能不能这样?就是设置一定数量限购。”何雨生很调理地说。
“何总的意思是?分批发放产品?”陈总裁顺理成章地说。
“嗯,你说得对,不愧是老将了。”何雨生拍了一下执行总裁陈总的肩膀。
“就是要精品、精加工、平价产品分批销售。让消费者有一种珍贵的感觉。”何雨生稳稳地说道。
“何总,真高!”赵工头感慨道。
大家也纷纷讨论了起来,刚建厂时的那种激情又有了。
这批员工尽管大多是哥哥的人,但是跟何雨生接触地也比较多,一来二去,都比较佩服何雨生。
再加上何雨生一向低调、谦虚,所以即使是比何雨生年长的人,也不会说何雨生什么,反倒觉得这个年轻人,做事很稳,值得期待。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纷纷欢喜散去。
只要有了这个规划,那么距离改善经济,就有了方向。
首先从超市货品方面,提高城乡人民的消费水平。
自然还是要以平价产品来铺垫,并且活动力度要大。
但产品质量,要按照精品来做。
唯有吸引大批老顾客接受好产品,口口相传,自然不会愁产品囤货的问题。
工厂员工看到了成果,纷纷都回归了工厂。
这个时候,何雨生又开了激励鼓动大会,并且让员工们自由选择分配,轮换制度当组长。
积极性一下子就被带动了起来。
工厂的运转,越来越趋于规范化流程。
超市的运转,也越来越顺利。<
第98章 问题的根源 轻工业的发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