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礼。
      还像李纨道,“赈灾钱粮失踪,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若不是珠大奶奶心善,救了这陈家庄的乡亲们,只怕日后让别人发现了,追究起来第一个倒霉的可就是在下。
      如今说起来,要对珠大奶奶千恩万谢也不为过。”
      说罢,真的正儿八经的向李纨行了一个深深的揖礼。
      贾雨村离去别人倒还罢了,只有贾兰暗叹可惜。
      贾政看了看贾兰,说道“你难道是与知府相识?有什么可惜的。”
      贾兰见贾政问他,就恭敬一礼,“并不相识,但也听闻知府大人博学,又是进士出身,因此想要讨教文章来着。”
      贾政见他态度恭敬,形容葳蕤,不似宝玉平日里见了自己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已经十分满意。
      又见贾兰主动想要讨教文章更是心情大好。
      “你要讨教文章这是好事,只是也不必找知府,可真是舍近求远了。”于是指着李守中道,“你这外祖原为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如今清华北大等最高学府校长兼教育部长的一些作用),如今虽已卸任,还怕指点不了你的文章?”
      贾兰听说,忙向李守中行礼,“是兰儿冒失了。”
      李守中见贾政给足了自己面子,少不得要考教贾兰一番。又见贾兰年幼,不好问的过深,只捡那最基础的四书挑了几段让他背诵。
      不料,无论从哪章问起,开头或者中间起句,贾兰都能顺利接下去,说是倒背如流也不为过。
      李守中暗暗惊叹,少不得打起精神,问的更深了些。
      依旧难不倒贾兰,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就连贾政也坐直了身子,直勾勾的盯住他。
      在座都是文人学子,很快就停下了推杯换盏,都被贾兰吸引来了目光。
      个头还不到其他人肩膀,所论经史子集确是无一不通,真遇到那没听说过的典故,贾兰也老老实实说自己不会,回去翻阅了书籍在来应答。
      有人解释之后,也能根据听到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包括贾政和李守中在内的众人无不惊叹。
      李守中抚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深思片刻,然后对贾政说,“如此,明年可让兰儿下场一试。”
      贾政满心雀跃,面上却不显,反而半板起脸来问道,“到底年幼,过于张扬了。”
      李守中却说,“嗳,说的哪里话,十二三岁的秀才也不是没有,前朝还出过十五岁的举人。
      明天贾兰正满十岁,虽年幼,又不图他非得考出什么来。只是以他才学,必定要走科举之路,早早下场熟悉环境,又不是什么坏事。”
      贾政闻言,满意的看向贾兰,眼光温和,言语间却严厉的说,“既如此,明年就下场试试吧。在书院用心读书,有了文章,也誊抄给你外祖看看,不可张扬,若见你与你那宝叔叔一样不务正业,定不绕了你。”
      贾兰连忙称是。
      见贾政和李守中都对贾兰满意至极,众门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拍起了马屁。
      李纨见众人谈诗论道的方向已经跑偏,于是只留下贾兰在里面,自己出了竹苑透气。

第71章 明年可下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