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如果刘大少连这点都兜不住,那他刘家在江州也别混了!
      如果刘大少根本就不愿意兜,呵呵,那咱们和刘家趁早别往来!
      早点看清楚他们的面目更好。”
      兄弟两个都是把妹妹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的,他们自己受委屈可以,但绝对见不得妹妹受委屈!
      舒青羽心里暖暖的,她柔柔的笑,甜甜的说:“我知道的,我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
      她都敢拿着鞭子把屈文良揍个半死,还有什么是她不敢的?
      一夜无话,第2天天还没亮,舒青羽和温景晨就起床了。
      从江阳县去江州市只有一条水路,每天坐渡船的人非常的多,而渡船又只有那么一两条,有时候光是排队都要排上一两个小时。
      所以最好是早点去排上。
      他们两个起得早,舒青彦和方雅起得更早,等他们两个下楼,热腾腾的包子都已经蒸好了。
      “温哥,小羽,先吃几个包子再走。”
      方雅给他们拿了两笼小笼包,又给他们端了两碗豆浆。
      舒青羽端起碗,就咕噜咕噜的喝了几口,一大碗豆浆去了一小半儿。
      早晨起来先喝点热乎的就是舒服。
      小笼包包得非常的小巧,比婴儿的拳头还要小一些,舒青羽两口就能吃掉一个,换了嘴巴大的一口就能全塞进去了。
      虽然小,但却很实惠,皮薄馅儿大,说的就是它。
      包子皮发的很好,一口咬下去,蓬松渲染,还有着淡淡的甜味。
      馅儿的味道非常的鲜,一口想咬下去,满嘴都是汤汁。
      “小羽,味道怎么样?”
      方雅紧张的看着她,她的手艺全都是学自舒青羽,最想得到的就是舒青羽的肯定。
      舒青羽鼓着脸颊,在白忙之中,伸出了一根大拇指。
      方雅就很高兴:“真的好吃呀?可是我总觉得没有你教我的时候做的好吃。”
      舒青羽将包子咽下去,又喝了一口豆浆,微甜的豆浆配着咸香可口的包子,别提多舒坦了。
      她说:“比起我做的当然还要差一点,不过也很不错了。”
      她环视一圈,虽然现在天还没亮,但小店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只看这个热闹的程度,就知道方雅做的包子味道是真的不错。
      旁边有一个听到他们说话的中年男人好奇的道:“老板娘,你们说的真的假的啊?这个小姑娘做的包子比你做的还好吃?”
      他年过半百,经常走南闯北,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他吃过的包子店,得是几百家起步!
      然而吃过这么多家的包子,却都没有这间“枫雅早餐店”的包子好吃。
      结果,这么好吃的包子,竟然还有比它更好吃的?
      方雅笑着点头:“我说的当然都是真的,我家的包子、饺子、抄手、稀饭……都是在我家小姑子这里学的,她真的很会做吃的。”
      中年男人眼神一亮:“真的?小姑娘给咱们露一手啊!”
      几个在店里面吃饭的男男女女都在一旁起哄。
      舒青彦一边包着包子,一边头也不抬的说:“我妹妹的手可不是用来给你们做吃的,我妹妹以后是要做医生的!”
      顿时,客人们都肃然起敬。
      “原来小姑娘是学医的呀,不过看着年纪挺小的呀,是读的中专吗?”
      也只有中专是初中毕业就读的,符合舒青羽的年纪。
      “不是,我妹妹是拜师学艺的。”
      “原来是童子功啊。”中年男人恍然。
      这年头,想要从小就有一门手艺可学,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要么是家里条件好,有钱送孩子去拜师学艺,要么是家长和授艺人之间有着比较好的关系。
      不管怎么样,只要有着一门手艺傍身,至少将来是不愁日子过不下去的。
      中年男人感慨的道:“当年我小的时候,我爸妈也想送我去学一门手艺,然而走遍了乡里,也没有一个师傅愿意教我,都说我笨,学不会。”
      中年男人自嘲的笑了笑。
      舒青彦说:“我看他们是觉得你太聪明了,怕你把他们的手艺全学了去,落得个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下场。”
      “哈哈哈,小伙子说笑了,就我这样的人,混了半辈子也没混出头的,怎么敢说聪明?”
      舒青彦笑了笑,说:“大叔太谦虚了,如果你都算是没混出头的,那我们大家都不用活了。”
      舒青羽仔细的看了一眼中年男人,他看上去面上带着浓重的风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上穿着一件半新不旧,但显然布料不错的衣裳。
      他的眼神中带着睿智而又内敛的神光,不像是那种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
      对于二哥的判断,舒青羽也是认可的,这个中年男人明显就是长期指挥人,而不是受人指挥的那种。
      应当是自己拼搏成功,而又不忘节俭的。
      中年男人打了个哈哈,结了帐就出去了。
      旁边一个大妈笑了一声,神秘兮兮的说:“你这小伙子还真是有眼光,这位周老板可是咱们码头上的风云人物。
      周老板小时候家里那是真的穷,到他十五六岁的时候,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为了给家里人省口粮,他就自己跑到码头上来下苦力。
      他肯卖力气,嘴巴又会说,就被夏老板看中了,跟着夏老板跑了几年的船,也算是见多识广。
      夏老板生意做得大,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没有个儿子继承家业,只有一个丫头,于是就起了招赘的心。
      上门女婿这种事情,一般人家谁愿意?说出去不丢死个人?
      夏老板看周老板机灵,虽然家里穷,但穷有穷的好处啊,家里穷,可不就不忌讳做上门女婿吗?
      再说了,周老板跟着跑了几年的船,也学了不少东西,是好是歹,夏老板都看在眼里,于是就招他做了女婿,慢慢的把生意交给了他。
      夏老板阳光好,生意交到周老板手上,原来一条不大的小货船,只能跑跑江州周边。
      到现在,已经是鸟枪换大炮,小货船换成大货船了不说,生意都做到省外去了,在咱们江阳县,都是数得上名号的人物!”

第329章 让他死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