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回家的路上,蔡瑾于心中依然徘徊着那首《战城南》。
      这首乐府民歌中的将士,其实写的是西汉边军,与匈奴之间的长期战争。
      而且这首乐府诗所表达的,是戍边将士们的厌战情绪,也抒发着对阵亡将士的哀悼。
      貂蝉在此时唱出来,倒也算是应时应景。
      想起一年前,董卓战败之后,火烧洛阳城郭,迁徙当地居民,给洛阳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
      可惜,蔡瑾实在能力有限,根本就做不了什么。
      回忆起那些死在面前的老少,还有那些被糟蹋致死的女子,蔡瑾便咬紧了牙关、攥紧了拳头。
      或许,这就是王允不愿接受西凉兵的理由吧。
      在他的眼里,那些西凉兵就是祸害百姓的魔鬼。
      魔鬼,自然不可饶恕!
      蔡瑾默想着,走进了家门。
      而门丁则迎了上来,告知了父亲蔡邕正在书房等候。
      深吸了口气,调整了情绪,蔡瑾赶到了书房。
      进了门,施礼后,蔡邕便皱眉道:“你饮酒了?”
      “小酌了一点。”
      蔡瑾并未否认,但也没有细说。
      “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蔡邕只是提点了一句,便直接说起了正事,“借以琬儿的亲事为由,为父已经和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司徒王允接触过了,商议了一下目前的形势。只是董公势大气盛,兵多将广,眼下实在没有太好的办法。”
      “今日,董公说起了人事任免的问题,为父怕突然举荐惹人怀疑,便只推举执金吾士孙瑞可迁任南阳太守,以及杨勋可迁任司隶校尉。士孙瑞倒是得到了首肯,但董卓与杨勋宿有矛盾,未允。”
      听到这,蔡瑾颔首赞同道:“父亲果然才思敏捷,这样一来,董卓找不到适合的人选,黄大人就保住了司隶校尉一职。而父亲为杨校尉举荐,也能赢得杨校尉的人情,同时也能获得司徒大人等人的认可。至于董卓,父亲的唯才是举,也会获取他的信任。”
      得到了儿子的认可,蔡邕也笑着点了点头。
      蔡瑾略作沉吟,便开口建议道:“父亲,您或可寻觅机会,保举护羌校尉杨瓒为尚书。成与不成,并不重要,但您主要是借此机会,将子义送到董卓身边,哪怕只是做个侍卫也好。”
      “这……”蔡邕眼眸闪烁,盯着蔡瑾说道:“这才是你的真正目的?”
      “或许是吧,请父亲成全。”蔡瑾施礼道。
      “胡闹!”
      蔡邕当即起身,盯着蔡瑾说道:“你是想把你姐姐往火坑里推,还是想把我蔡氏往火坑里推?”
      “父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如今,儿子也不瞒您,儿所谋者,便是董贼,董贼不死,死不瞑目。”
      面对蔡邕的怒视,蔡瑾依然面不改色。
      “你……你……你真是好样的,我蔡邕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蔡邕此时的情绪很复杂,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怒,喜得是儿子具有的忠义,怒的则是儿子肆意妄为。
      董卓,那是谁都能杀得掉的么?
      十八路诸侯,哪个不是一方英雄,几十万大军的征讨,却根本奈何不得董卓。
      而比起击卓而死的丁管和杀贼而亡的伍孚,蔡瑾又能强到哪去?
      董卓若是那么好杀,如何又活得到现在?
      噗通,蔡瑾跪倒在地,对蔡瑾施礼道:“请父亲成全!”
      “你……”
      

第11章 人固有一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