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影,心想。你还不回头的话,这趟差事就不能交给你去办了。
出门在外,脑子最重要,不能一时高兴就忘了去思考。
郑聪高兴的走到了书房门口,突然觉得好像不太对劲。
让自己带十条船,装了5000门大炮,然后最多只卖给耿精忠1000门大炮,那么剩下的4千门大炮干什么用的?
“难道这是父王,故意给自己的考验?”郑聪吓得背冒冷汗,赶紧回头。
郑聪拱手弯腰拜向郑成功,“请问父王,剩下的4千门大炮如何处理?”
“哈哈哈,很不错,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
郑聪冷汗直冒,果然是在考验自己。
“跟耿精忠谈完生意,继续西进,去广西的梧州府,跟吴三桂谈生意。”
“价格、说辞,都不用我再教了吧?”
“儿臣明白,统一市场价。儿臣懂得如何跟吴军打交道。”
郑成功满意的点点头,脑子还可以,至少不傻。
“你去忙吧。”
郑聪走得比刚才更慢,一边走一边思索,自己有没有忘了什么事?
“郑明、郑睿、郑智。”
“儿臣在。”三人一直站在旁边没有出声,现在终于叫到自己了,心情激动。
“现在连年战争,各州府都缺粮食。你们三人,把从扬州缴获的粮食运一部分到泉州府、延平府和建宁府。”
三人互相看了看,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失望的情绪。
原来只是叫自己去卖粮食,这跟刚才郑聪卖军火的生意没法比啊。
郑成功当然也看出了三人的失望表情。
“你们三人,每人两条船,各拉5万斤粮食去卖。”
“诺!”
三人心中虽情愿,但毕竟父王让自己做事了,做得好,也有功劳。
“沿闽江北上先去【延平府】,然后驶入建溪去【建宁府】。”
“去【泉州府】的话走海运。”
郑成功说完了就静静的看着三个儿子,等他们自己主动领任务。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郑明。
“父王,儿臣愿意带队去【泉州府】,顺便考察航海路线,沿途观察是否有海盗。”
郑成功很满意这个回答。
“不错,你能想到考察航海路线和海盗,说明用了心。”
剩下的郑睿、郑智,一听父王这样夸郑明,大脑开始急速思考起来。
郑睿:“父王,儿臣去【延平府】卖粮,记录沿途的民生情况,并且把【延平府】的情况也打探清楚,回来禀告父王。”
郑成功:“不错,不错。有这种想法,也是用心办事了。”
然后只剩下郑智,没有说话。不是他不想说,是他能想到的,好像都被人说过了。
郑智:“父王,儿臣愿意去【建宁府】,也跟三哥一样记录沿途百姓生活状况,打探清楚【建宁府】的民生。回来禀告父王。”
郑成功点点头说,“很好,你们三个回答得都不错。按你们说的去办吧。光说到是没用的,做到了才是功劳。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遵命!”
第37章 你们打仗,我卖军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