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徐平的脑海中。
与徐平想的一样,东胡不像一个民族,更像是一个披着民族皮的部落群。东胡没有自己统一的文化,语言、风俗等等也大不相同,互相之间没有团结感。当有无比强大的外敌来入侵时,这些东胡人才会团结所有部落的力量,一齐反抗;而当情况开始变得可控之时,人性又开始作祟。
徐平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在深入草原的第一战直接打光了将近五成的战备,以绝对凶猛的姿态吃掉了将近一万多的胡人,而后进攻就停止了,没有哪个部落族长再愿意去啃这块硬骨头。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可笑的画面,总人口将近七百万,常备控弦之士总近三十万且有三万多装具骑兵的东原霸主,就这么被十万人堵在金帐王庭门口。
王庭很想将这十万人葬送在草原上,可若是仅凭王庭一族之力强攻,那么明年王帐上的金鹰可能就不在了。其他部落眼见着这十万人就堵着王庭,竟然也都推脱了起来。
就算是东胡王召开了金帐会议也没什么效果,其他的部族态度都很明确,不出兵。因为齐格、苍木两族引来了十万夏族军队,若是再灭了这十万,恐怕就得引起两族的大规模战争。要知道中州与东原的和平才刚过了四十多年,除了野心家,老一辈的没有谁希望战争到来。
所以当开战的提议被否决,那么剩余的只有议和。至于死绝的齐格、苍木二部在这场议会上再也没有被提起过,除了东胡王其余的部族长都不会有为了这两个部族报仇的念头。
很快议和的使团出发了,这份肥差被阿搏亚部族拿到手。他们的部落就在齐、苍二部的后面,而在这两个部落被灭的时候他们没有出一兵一马,但是在议会上这位阿搏鲁汗王却以救援这两部的难民而产生的损失为由拿到了这份差事。
汗王使团带着各大部族凑上来的牛羊与东胡王的任务前往京城开启了议和之旅,在此期间,草原上又恢复了平静。
东胡的大部分族长希望能延续这可贵的和平,徐平也希望能为身后的雁行关争取更多的时间。这两方都很和谐,唯一不高兴的可能就是那位东胡王了。
这位王的眼光是很独到的,他看出了夏朝此时的强势可能只是虚张声势,可是现在缺少一个契机,一个统合各部同仇敌忾的契机,这三方都在等待京中的消息。
而后的二月中旬,徐平终于等来了京城的消息,可是内容却不是自己想要的。
退兵!必须退兵!
一旦东胡得到消息,十万人都得葬送在此,随后第二日便整军结阵向雁行关撤退,这是如今最好的方式。
京中至东胡王庭最快便是两个半月,东胡使团尽,那么东胡再从别处获得消息那么至少也是三月之后,只要不出意外,时间便来得及。
最后的时间也是正确的,虽然东胡王在夏军撤退的那一刻就疯狂的在议会上跳脚,这突然的撤军其中肯定是有事情发生的。可惜那些老家伙竟然认为夏军撤退是件好事,拒不出兵。王庭的部队尾随了一路竟也找不到什么破绽,东胡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十万到了嘴边的肉越来越靠近雁行关。
第1章 春日之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