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鸩杀楚王[2/2页]

大明:木匠皇帝 江上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如此一来,送到张家手里的聘礼就少的可怜了。钱多钱少暂且不说,关键是怕皇帝对这次婚姻有看法,要是一开始就不喜欢皇后,那往后哪有好日子?
      而且张家人也打听到了,宫里皇帝独宠张选侍,居然为了她把秀女全赶走了。历代后宫,皇后成为摆设,甚至郁郁而终的可是不少。这情形,岂能不令人煎熬?要是嫁的是一般人,说好的聘金变卦了,说不定就撕破脸退婚了。
      张家这么复杂的心思,朱安自然毫无所知,就算知道,估计也懒得解释什么。前世他可是被这聘金逼得狠了,这会能这么任性,说不定心里会暗爽。
      山东雨土,朝臣们倒是没放在心上,这年头,各地稀奇古怪的奏报不少,什么谁家的牛生出了双头怪啊,又哪里的山在湖里飞啊······谁知道是真是假?又哪里会事事操心?
      朱安一开始询问徐光启,但也没得到想要的解释。思索良久,朱安还是决定在朝会上提了出来讨论:“山东雨土,众卿有何见解?”
      “子不语怪力乱神,皇上不必在意。”
      “天地异像,上天或有所昭示,可着钦天监详查。”
      ······
      “易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朱安见众臣也没什么特别的见解,先背了一句易经,然后问道:“此句中,神明之德、万物之情,当作何解?”
      众大臣都是四书五经考出来的,其中治《易》的也不少,当下便有人答道:“宇宙变化生生不已,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包羲氏参赞天地化育,以比类万物情状也。”
      “爱卿好见识。天地变,则万物随之而变。”朱安赞了一句,又道,“反过来也是一样,天地之所以有变,乃是因为万物自然有了变化。山东雨土,正是因为自然万物遭受破坏所致。”
      “皇上所言虽然有理,可知是何物遭受毁坏?”有大臣发问。
      朱安没有急着答,而是又问了一个问题:“众卿还记得毛乌素沙地吗?”
      “可有什么相关?”大臣又问。毛乌素沙地在陕西榆林的长城边上,因为沙地的存在,长城上的士兵为了淘沙,可是每年都要费不少力气。
      “朕听说那里原本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朱安感叹道,“陕西连年大旱,未必没有草原遭到破坏的原因。”
      朱安一番解释,大臣们算是勉强接受了。朱安又趁热打铁提出植树造林、治理环境的国策,也得到了大臣的支持。
      借此,顺便也给陕西治理提出了新的方略,就是在治民整军的同时,也要治理水土。虽说之前水土治理也会成为地方官的政绩,但没有明确的说法。挖渠铺路自然是一笔政绩,但不干也没事,但现在却是从行政思路上明确了这一点。
      此时明朝士大夫的思想远不是满清之后的禁锢可比,只要是好的,没谁会傻傻的不去用。

第23章 鸩杀楚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