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天,夏湾镇的人们发现街道的墙上写了很多打字。
      “好乐佳雪饼,营养又美味。”
      “好乐佳薯片,香脆可口。”
      “好乐佳辣条,香辣开胃。”
      “好乐佳小食品,伴你开心每一天!”
      这些白底蓝字的外墙广告非常亮眼,一时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好乐佳,雪饼,薯片,辣条也成为人们热议的名词。
      夏湾镇各地的商店里首次出现上门推销小食品的,这些新奇的小食品口感很好,初次进货还会赠送一些散装的给顾客试吃,订货量达到一定数量还有赠送。
      这种地毯式的推广,很快让好乐佳食品铺满了夏湾镇大小的商店。
      上午九点多钟就有商店到工厂来进货了。陈跃进刚写完了门口的牌子,就急忙到财务室收钱发货,刚办完一个又来一个,不一会儿就收到了六百块钱,乐得屁颠屁颠的。
      黄俊海看的直摇头,觉得需要跟于东青说一声。
      夏湾才有多大一块地方,过些天其它地方的商店也来进货,还不得忙死!
      再说,远路的商店也不可能自己跑过来进货啊!
      销售可不是这么做的,一定要找有实力的经销商才行。
      黄俊海火急火燎的找遍了工厂,也没见到于东青。
      于东青当然知道这个问题,他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手里的钱都不够买包装的,只能在眼皮子底下先捞一波,有点本钱了才好做市场。
      要定做包装,要大量购进原材料扩大生产,半个月后还要给职工发一笔之前拖欠的工资。夏湾附近两三个镇的所有商店,一个星期内能搞到的资金也不够用,
      于东青刚才看黄俊海在忙,就没打扰他,自己去了粮油站找刘开江。
      他要打农民余粮的主意,没有刘开江帮忙可不行。
      农村的人口多,农村的市场很大,农民手里虽然没有钱,但有余粮也是一样的。今年的早稻还有剩余,很快又要收晚稻了,日子好了,压抑多年的消费热情一定能被激发出来。
      刘开江很痛快的答应了合作,开出的价格也很合理,他也希望食品加工厂的生意好,还欠着粮油站的钱呢!
      “刘站长,你认识的人多,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些能下乡卖货的?最好是有手扶拖拉机的,从我们厂里拉着货出去,换回粮食后直接给你拉回来。”
      一事不烦二主,于东青干脆把找货郎的事情也托付给刘开江。
      “这你还真找对人了,多了不敢说,十个八个我准能给你找到。只是连车带人,一天没个六七块钱怕是不行。”
      “这个你放心,肯定让大家挣到钱。我组织晚上加班生产,你尽量多帮我找几辆车。”
      跟刘开江谈好之后,于东青又在大街上转了一圈,看了看刚刷出来的好乐佳广告,围观和议论的人还不少。
      这个年代广告太少了,墙上大多写着各种标语。
      偶尔有一条广告,也是用墨水写的,例如:“前方200米二憨家给母猪配种。”
      好乐佳的广告就漂亮多了,颜色非常醒目,字体也是比较规范的美术字。
      “哎!你就是那个承包食品加工厂的状元吧?”
      围观的人群里有人认出了于东青。
   

第15章 朝气蓬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