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上午,于东青又去了对外贸易部。这次去不是有文件要翻译,而是跟外国语大学的洪教授见面,一起商量编写一本专业英语词汇小册子。
于东青跟王永红说起过,让他建议部里牵头编一部专业英语词汇词典。顾远山听到王永红的汇报后,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编一部词典工作量巨大,编写一本常用的小册子还是有必要的。
洪教授名叫洪远哲,年近六十,曾经留学米国。
洪远哲和于东青见面后,对他也很赏识。这个时代,没有留学的经历,能掌握巨量英语词汇是非常难得的。巧合的是,洪远哲也有编写一部专业词汇词典的想法。
“我们现在有很多需要向国外学习的,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别的不说,现在科技领先的论文,也多是英文版的。这里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专业词汇,编写一部相关的词典很有必要。”
在顾远山的办公室,洪远哲向大家说道。
“我已经决定把这个项目申请立项,但即便批下来,恐怕资金也不会充足。但不管情况如何,我是下决定要做这件事。我马上六十岁了,再不做以后怕是更没精力了。希望大家也能鼎力支持,这件事也是为国为民嘛!”
洪远哲说完,顾远山点头表示支持。
“我们部门肯定是要大力支持的,可以一点点做起,积少成多嘛!咱们今天商量的小册子,就是专业词汇词典的一部分嘛!”
洪远哲又看向于东青,“小于同学,这个项目立项后,我希望你也能加入到编委里来。”
“感谢洪教授抬爱,我一定竭尽所能,随时听您的调遣。但进不进编委不重要,毕竟我还只是个学生。”
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于东青也很愿意出一份力。
“你的水平我们大家都是了解的。干工作,咱们不看身份,只看水平和能力。”
洪远哲说完,顾远山点点头,众人也纷纷附和。
这段时间,于东青帮助对外贸易部翻译了不少文件,他的水平确实让人交口称赞。
编写词典是系统工程,不是三两个人就可以搞定的,需要通过立项审批。但编写一本专业词汇小册子,应对对外贸易部近期的翻译工作,还是能够做到的。
于东青之前已经整理了一部分。顾远山这次又划定了一个范围,给洪远哲和于东青两人找来了一些资料,拜托两人回去后尽快整理出来。
谈话结束后,于东青找到了王永红,说起明天周末,想请他喝顿酒。
“王哥,咱们就去东来顺涮羊肉吧!这个天气很适合吃火锅。”
“可以,但必须我请客,你还是个学生呢!等你参加工作后再请我。”
王永红说话很实在,以他的工资收入来说,去东来顺也是比较奢侈的消费。
于东青笑笑,“王哥,我今年才大一,毕业还早呢!一顿饭吃不穷我,必须我请你。”
“老于,你要是非请我也行,随便找个小饭馆,吃什么不重要,有一盘花生米,咱俩也能喝痛快。”
王永红态度坚决,不想让于东青多花钱。
“那就听王哥的。”于东青也不好再说什么,反正来日方长。
“今天晚上吧,我下班后去找你,在你们学校附近找个地方就行。”王永红笑了一下,“老于,明天不好说有时间,大概率会被丈母娘抓去当壮丁,等你结了婚就明白了。”
于东青很理解的点点头,就告辞离开了。
第49章 机器手擀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