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卫国留在那里,筹备再建一个食品加工厂,夏湾这边还要建卫生用品制造。东青啊!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
      他说完对刘水根使了一个眼色,刘水根清清嗓子,说道:“是啊!老于,一口吃不成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咱们一步步稳扎稳打不好吗?干嘛要搞的跟打仗似的!”
      于东青看了刘水根一眼,觉得这不是他的说话风格。
      刘水根嘿嘿笑了,悄悄指了黄俊海一下,示意是他指示自己这么说的。
      于东青理解黄俊海的担心,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但于东青不这么想,他需要的是快速做一些布局,在快速发展中抢占更多的先机,锻炼更多的人才。
      只要大方向是对的,出一些小错误也难免,有的项目可能管理跟不上,还会造成亏损,但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
      “黄叔,快有快的好处,慢了也不一定就稳。抓紧培养年轻人,多给他们机会,感觉差不多就调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历练,只要人的品性好,能力都是可以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
      于东青说道。在他看来年轻人有冲劲,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胆子也更大,缺少的只是合适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
      发展的快一些,企业里的年轻人就能看到更多的机会,更能激发他们的潜力。
      刘水根说道:“老于说的有道理,发展快了也有好处,年轻人有几个甘心一直待在基础岗位上啊?即便有也是没有上进心的,看见机会谁不努力往上走啊!”
      “你懂啥?还没走稳就想跑。”
      黄俊海瞪他一眼。这家伙也太没立场了,自己平时待他那么好,还是跟于东青一条心。说好了一起批评于东青的冒进行为,才说一句话就叛变了。
      于东青笑一笑,说:“黄叔,赶的快了无非就是管理跟不上,可能会亏损呗。只要大方向把握准了,出现一些问题都是有机会改正的”
      跟可能会亏损相比,于东青更倾向于快速布局,快速培养人才。
      见黄俊海依然面色难看,他又说道:“黄叔,本来我还计划再搞一个日化厂呢!既然您有不同的意见,那就把日化厂项目先搁置一下,咱们先把目前这几个项目搞好。”
      黄俊海有些无语的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心里感叹道,难道是自己上了岁数,心态变老了?
      把食品加工厂做好很可能就是一个偶然现象,不代表再开一个工厂也一样能做好。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觉得已经很了解于东青了,现在看来依然看不懂他想干什么。
      “黄叔,最近两天咱们跟罗镇长聊一聊,看看镇里的态度,再确定下一步的安排。”
      于东青很严肃的说道,他心里在想,如果镇里要求的利益太多,在承包合同上可能做很多程度的妥协,以换取对其它项目的支持。
      那样的话,人事方面就要做更大的调整了??

第84章 路边谈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