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章 启蒙之初(一)[1/2页]

穿越重生之门 仙境一直在人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当当!”铜锣之声响遍全城。
      “父老乡亲们!好消息!好消息呀!”
      “什么好消息?”
      “福园市福山市新规矩,凡是怀孕之人都可到为民医馆免费诊断,一旦确诊怀孕,还有安胎药和营养补品相送,一切都是免费的!”
      自从接管整个福园省之后,商于光就将福园省重新命名为福园市,与汉京市同为直辖市,新的规划图也在设计之中。
      “这是真的吗?”
      “绝对是真的!这是代理市长欧阳芙蓉,也就是将军夫人亲口说的,绝对不会有假!各家各户有孕在身的,赶紧去为民医馆。看到了吧!看到了吧!专门接送孕妇的马车,马车是经过专门改装的。”
      福山市全城又响起了高喊的声音。路上还有专为孕妇改装的马车,不停的来回小跑着。有一些明显怀孕之人和丈夫一起接往为民医馆。而那些没有明显怀孕之人,有了怀孕迹象的妇女也去了为民医馆,还有不少经过几次鱼水之欢的人,也跟着去为民医馆凑热闹,福山市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李馆长,我老婆怎么样?”渔民赵福海着急的问着。
      为民医馆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到处都是孕妇和丈夫。李医民正在为危险的孕妇确诊,刚刚把脉完毕。赵福海今年三十有七了,老婆孙芝也有33岁了,算是高龄孕妇。渔民一家都很贫穷,想要娶妻生子都很难。早几天前他们都不敢想象,会有免费看病机会,马车一来,他们便放下家中一切事务就赶来了。
      “福海兄弟,不用急,胎儿已经有6个月了,胎儿还算正常,胎儿脉象有点弱,应该是嫂子长期的营养不良,胎位也有些不正,这是高龄产妇的通病,我给你们开一副纠正胎位的药方,还有安胎药,记得准时煎药喝,每天都记得过来检查,临走前记得领取营养补品。”李医民温和的说着。
      “谢李馆长!”
      “不必谢我,要谢就谢姑爷,将军和将军夫人吧!”
      那天,商于光,唐长安和欧阳芙蓉三人,亲自登门拜访,请求免费为孕妇诊治。李医民为此兴奋不已,主动接了下来,而且自愿承担一切。经过最终商谈,诊断费用由为民医馆承担,营养补品和马车费用由市里承担。赵福海和老婆孙芝拿着大包小包的药材和营养补品,高高兴兴的坐着马车回家去了。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升起炊烟,赵福海一家也是一样。
      “老婆,来,把这碗胎位纠正药喝了,吃完药,我们再吃饭,晚上还有营养补品。”赵福海笑容满面的说着。
      现在是休渔期间,赵福海一家在家休渔,夫妻双方二老都健在,共六口人,全都住在一起。要不是赵福海,孙芝一家都要饿死。现在好了,每月可领20元,这一个月是第二次了,生活无忧。赵福海熬药,父母做饭,小日子还算不错。就是双方父母年纪都很大了,腿脚不方便,长年积累下来的病也不轻。等孙芝喝完药就开饭。
      “好苦!”
      “良药苦口,为了我们的孩子,忍一忍就好了。”
      “嗯!”
      孙芝一口就喝光了,没有停顿。
      “咚咚!”敲门声。
      “谁呀?”赵福海边问边过去开门。
      平时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家吃饭,很少有人来串门的,门是虚关的。
      “是我,欧阳芙蓉。”门外传娇喊之声。
      “将军夫人!”赵福海很惊讶。
      “赵大哥,正准备吃饭呀?”
      “是,将军夫人请里面坐。”
      “赵大哥不必客气,我是来给你们送粮食的,来呀,将粮食带进来。”芙蓉边说边进屋。
      后面跟着进来几个人,他们都背着东西,还跟着两名女警卫,也只有两名警卫。
      “赵大哥!请过来签收一下。这一袋是优质米,没有掺假,这一袋是面粉,也是优质的,这一篮子是30个鸡蛋,这一袋装了3只鸡和3只鸭,这一袋是奶粉,这一袋是活着鲫鱼,里面还有水,还有10元钱补济,给你们买其他的营养补品用,确认之后请签个字。”助理小红拿着单子一一指给他看。
      赵福海一家有点回不过神来,一时之间都仿佛傻了一般。欧阳一家很满意长安这个女婿,欧阳夫人还将小红特意调来帮忙。福水河里几乎没有鱼了,都打光了,这鲫鱼是从其他的地方调过来的。
      “赵大哥!”小红再喊一声。
      “哦,好,可我全家都不识字!”赵大海非常尴尬。
      “没关系,按个手印也行。这些都是市里免费发放的物资,赵大哥夫妻安心在家养胎便好。”芙蓉微笑的说着。
      “好,那我就按个手印。”赵福海傻样着。
      “芙蓉姑娘,快过来坐,一起来吃个晚饭。”赵福海他娘和蔼的叫着。
      “大娘,吃饭就不了,我们人太多,也不好在你家里吃,市里有饭吃,饭菜也不错,你们家是今天的最后一家,送完你们家,我们就可以回市里去吃了。”芙蓉笑得很开心。
      “芙蓉姑娘,真是好姑娘,欧阳家生了个好闺女!”赵福海他娘走过来拉着芙蓉姑娘的手说着。
      “呵呵呵,大娘说笑了,赵大哥,好好的在家照顾嫂子,直到孩子满3岁。以后你们的粮食和营养补品等,市里每月都会送来。你们安心的在家养胎便好。我们先走了,不用送了。”芙蓉边笑边往外走。
      虽然经常见面,赵福海一家还是依依不舍的送着,直到他们走远。
     &nb

第52章 启蒙之初(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