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武器让大家尝到了一点甜头,于是科研人员将目标转移到了火炮之上,准备也将弹线弹也运用到火炮上。火炮有战争之神的称呼。火炮作为震慑性的武器,各国都非常重视,唐长安成为元帅之后,更是大力加大了对火炮的投入。
“姑爷,他们已经在火炮上开始搞研发了,你看你是不是有时间去指导一下?”唐长安在山寨的凉亭之中,一边喝茶一边和商于光畅谈。许多事情都由商于光亲自操办,他们对商于光有点依赖。
“他们想搞,就让他们搞好了,他们都是科学家,他们的头脑可并不比我差。”商于光对他们很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商于光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能够放开手脚,再好不过。
“姑爷说的有理,他们准备研发20,30,50,75,90,100,105,125,150,200,300等多种毫米口径火炮,这样合适吗?”唐长安征求商于光的意见。
“研发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研发出来后,我们部队后勤能跟的上吗?一旦爆发战争,兵工厂能够为前线生产多少炮弹?”商于光提醒着。
“是呀,像20口径,一般都用于高射炮,30口径现在一般用于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它们口径小却相当笨重,一般都有500到600公斤,有的更接近1吨的重量,对于部队的机动不利;50口径多用于迫击炮,多数不到10公斤,机动性好,就是威力和距离太近;75口径多用于榴弹炮,像75山炮,一般都有500到700公斤,机动性不错,威力和距离也不错;后面的都是大威力炮火,本身都相当笨重,需要车载或牵引,90,100,105这三种口径很接近,我觉得选择其中一种便好,像125和150口径都大口径,它们威力很大,具有强大的镇慑的效果;200和300毫米口径都属于超大口径,它们威力不敢想像,是守卫福园市强大的保障。”唐长安简单分析着。
“60毫米口径及以下都是属于小口径火炮,而60毫米口径以上到100毫米口径属于中口径火炮,而100毫米以上属于大口径火炮,200毫米口径以上都属于超大口径火炮,所以我的建议是,小,中,大,超大都只选择一种研发和生产,如50毫米口径,100毫米口径,150毫米口径,300毫米口径,这样既能快速研发,又能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像50毫米口径可以形成系列开发,如迫击炮,榴弹炮,高平两用炮;迫击炮小巧方便,可用于十兵部队,一门小炮再加10发炮弹,也就十几公斤重,根本不影响部队机动,还能就近打击敌人火力点;榴弹炮可以做到60公斤以内,虽然威力小,但点杀伤不错,可以用数量来实现面覆盖,机动性好,还可以远距离支援,可用于百兵部队;高平两用炮,尽量做到500公斤以内,以保证其机动性能,上可以打飞机,下可打装甲等坚固防御,这种炮简直就是它们恶梦,只要射速够快,远比20和30毫米口径好用。其它的口径也可以形成系列,它们都是滑膛炮,炮可以做的更加轻巧方便,还有造价更低,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每一次开炮时,弹线炮弹经过滑膛炮管时,都会有大量的摩擦,但是这种摩擦对炮管损伤较小,炮管的内表面光滑,自然难以形成有效的摩擦,发热量跟着变少,使用寿命也跟着延长,而炮弹本身有弹线,炮管内旋转反而对炮弹磨损较大,好在弹线炮弹是一次性的,也因为摩擦反而使炮弹聚集了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了它的攻击性,它本身自带弹线,穿透力和杀伤力更强。”
“你真的不参加?”
“行了,如果都要我来做,那我将他们请来吃闲饭吗?放心的交给他们就好。”
三个月后,50口径系列中的迫击炮和榴弹炮就已经研究成功。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弹线火炮了,只是研究口径太多,而且又方向不明,再加上商于光将主要精力放在空军方面和其他的方面,所以进展极为缓慢。火炮与自动枪不一样,现成的东西很多,只需要稍微改动一下就好,有了明确的研发方向,很快便成功了。
迫击炮全钢制造,只有7公斤重,非常轻巧方便,炮弹自带弹线,所以没有尾翼,重量更轻,有效距离为50到600米。试了几炮效果相当不错,士兵们爱不释手。榴弹炮也是全钢制造,只有50公斤重,一个人就可以拖着到处跑,炮管长1米5,半自动5发装弹,每分钟可达50发,射速相当的快,达到了以数量实现面覆盖的效果,有效距离为50米到5公
第83章 火炮的改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