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电视机的销售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时,饭店的生意也异常红火。
      作为首都,每年有不少外地的人来京考察、学习、膜拜,这过程中,不管是谁,都离不开吃饭。
      像于莉这儿,论高端,有天上人间、近水楼台,中低端的,也有江底捞这样的火锅,华丽的装修加上新奇的菜品,往往带来的是生意火爆。
      虽说是夏天,但江底捞依旧座无虚席,许多人吃的满头大汗,还对着周遭的朋友说着好吃。
      好几次,就连李胜利想要个位置,都没地方去,一气之下,又买了几间门面,喊上装修队搞起了装潢,至于后厨的厨师水平……
      开火锅店需要个毛的技术!
      ……
      时间进入了七月份,就算到了傍晚,空气中还依旧带着些许灼热,路上的行人也少了不少,树上的知了叫的让人心烦,偶尔能在大树下看到老人乘凉,但更多的人还是躲在家里,用凉水给自己降温。
      这个月,还有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李晓要高考了。
      63年出生的他,兜兜转转又是回到了国内,对着两座最高学府还是满怀热情,李胜利每晚睡觉之前,都能看到他的房间亮着灯光,那是在为几天后的考试在努力学习。
      本来,娄晓娥还想通过外籍关系,来获得学校的外籍学员优待,可李晓始终不同意,坚持要尝试下国内规模最大的考试。
      无奈之下,娄晓娥又拜托李胜利将户籍转了回来,这才赶上高考的档次。
      ……
      七月七日,周一。
      京城依旧是炎热的天气,清晨刮的一点凉风也在日头上来后不见了踪影。
      虽不是星期天,但路上的行人却不在少数,几条主要干道上,不时驶过一些骑着自行车的青年,伴随着叮叮当当的车铃声,显得十分热闹。
      尤其是作为考点的学校门口,更是围满了人,自己来的三五成群的站在一起聊着天,等着开门,而父母送来的则在反复的叮嘱:
      “看着时间,别超时了。”
      “好好考,要是考差了,回去和我种田!”
      “瓶子里的水记得喝,别中暑了。”
      ……
      比起其他人,李胜利这一家子显得有些阵容庞大,除了李胜利和娄晓娥,雨水也带着儿子来给李晓加油。
      学校门口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学生和家长,商贩也多了起来,推着自行车,后面放上一个箱子,里面都是冰镇的玻璃瓶橘子汽水,还有些带着点冰棍,打上撑脚,就开始叫卖。
      “冰棍,三分钱一根。”
    

第393章 高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