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小女孩,又遇到了一个满脸脏兮兮的小男孩,看到陌生人,清澈明亮的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一丝警惕和羞涩。因为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等原因,这里很多孩子身上、脸上都是泥垢。
路上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女孩,望着不远处云遮雾绕、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纯真的眼神里充满了凄苦和迷茫。
尽管政府投入了很多,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原因的制约,那里给人的感觉依旧是贫穷落后。
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带着几个孩子,从老奶奶口中得知,在这偏远的山区,为了生计,年轻的一辈爸爸妈妈只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就成为留守儿童。
生活的贫困,孩子们要过年爸爸妈妈回来才有新衣服穿,他们天天盼着过年,过年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想着为什么爸爸妈妈还没回来呢?坐在村口等,只为了早点见到爸爸妈妈。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里孩子虽然没有城里孩子长的高,但是7、8岁的他们就会做饭,能帮家里做很多家务。
爷爷奶奶也有很多农活要忙,淘气的他们有时候会受伤,奶奶就会带他们去让村上的医生给看病。虽然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都不好,但是一切都阻止他们爱学习,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可以看书、做作业。
一个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小男孩,正负重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这里,许多孩子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在家里干活还不如外出打工。
林惠更是看到有两个小不点,正负重一前一后,艰难地行走在崎岖不平的田埂上。
在这里,小孩也是劳动力,分担着大人活。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
由于地处高海拔山区,物质匮乏,家庭经济条件差,有些孩子被迫辍学。但愿“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能够像春风一样,尽快刮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里教育资源贫乏,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孩子的前景堪忧。
看着村里的孩子,林惠觉得很心疼,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改变命运。
如果早早出来打工,那么,下一代未来过得日子将和他们还是一样的。
于是林惠一路马不停蹄的去镇上找了乡政府,准备捐赠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品。
此次林惠共捐图书近10000余册,学习用品8000余件,体育用品近2000件。
同时还和乡政府说了给孩子们捐赠衣服的事情。
御寒衣物为主,有棉被,床单等。主要还上是:棉衣、羽绒服、绒衣、毛衣、外套、棉纱衣裤、保暖内衣、衬衣、长袖t恤、棉裤、毛裤、绒裤、牛仔裤、长裤、袜子、围巾、帽子、手套等
最后林惠又租车,运出了一些米面吃食,让乡政府送去,自己就没去了。
林惠一直以为自己小时的生活是最苦的,随着时间推移,林惠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直到看到这些孩子,才知道原来外面的日子更苦。
第77章 可怜的孩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