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看了一下大米,晶莹剔透,而米店卖的大米色泽暗淡,无法与集市交易系统里的大米相比。
      赵贤提着米袋走过来,递给女人,
      “三斤大米,你看一下,这种大米是从府里买来的,比镇里的米要好些。”
      女人欣喜的接过米袋,打开看了一下,不由得惊呆了,袋里的大米就像一粒粒珍珠,圆润饱满,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大米。
      “秀才老爷,这是什么大米,是不是很贵呀。”
      “府里买来的大米,比镇里的大米要好,价格要高一些,这些你不用管了,拿回去给你阿娘熬粥喝吧。”
      “谢谢秀才老爷,野生菌和篮子都给你了。”
      赵贤点了点头,拎着篮子离开了。
      女人见秀才走了,才捧着米袋离开,她感觉到自己赚大了。
      赵贤来到一个无人的巷子里,将这篮子里的牛肚菌兑换成336文钱,立即感觉到口袋里沉甸甸的。
      他心情大好,提着篮子在镇里转了起来,继续了解市场行情。
      前面是一家盐店,一个巨大的盐字招牌非常醒目。
      赵贤知道在那个时候,盐的经营权由官府控制,私人经营食盐获得官府的文书,否则就是贩卖私盐,会被判刑的。
      店面不是很大,里面摆着三个大缸,存放不同品种的食盐。
      粗盐50文一斤。
      细盐100文一斤。
      精盐300文一斤。
      粗盐实际上就是将盐巴碾碎,里面还有一些泥沙,颜色较暗,还有点苦涩味。
      细盐是粗盐经过过滤,并再次碾碎,已经成了白色的颗粒,基本上没有什么苦涩味了。
      精盐是对细盐再次加工,更加洁白,与现代人吃的盐已经很接近了,只不过没有加碘。
      普通的老百姓只能吃些粗盐,条件好一点的选择细盐,而精盐只有那个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
      好在这个饥荒年代,盐并没有涨价,这可能与官府的管控有关。
      赵贤查看了一下系统,食盐的售价为十个铜板一斤,品质相当于盐店里的精盐,这个差价了太大了。
      赵贤可不敢将系统里的盐拿出来贩卖,要是被抓住,就会按贩卖私盐罪论处,关键他不能说盐的出处。
      一圈转下来,赵贤心里有底了。
      前面是一家剃头部,剃头的老头笑咪咪的看着他。
      “赵秀才,剃头吗?你胡子该修一下了。”原身是这个剃头部的老主顾,老头一见到他就热情的打招呼。
      “修胡子?”
      赵贤这才想起一些古人有修胡子的癖好。
      “对,您每次来镇里都要修胡子,您说过了,饭可以不吃,酒可以不喝,但胡子一定要经常修。”
      对,原身是有这个癖好,可自己没有呀,他想照照镜子,看看原身的胡子是什么样的。
      他迈步走进店里,老头立即跟了进去,笑容可掬。
      店里并没有玻璃镜,只有一个巴掌大的铜镜。
      赵贤清楚,这是在古代,玻璃还没有发明出来,就更别提玻璃镜了

第3章 了解市场行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