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
      浑然不知被盯上的高建,此刻正挠着头皮,研究小镇主干道的修改方向。
      等明天和古月先生把协议签署完成,就可以建造铁路了。
      巨大的火车站放在哪里,是个难题。
      铁路不仅承担客运,还有更重要的货运价值。
      这就必须考虑到交通疏导。
      客运的疏导可以先缓一缓,过几天就要建造公交车站,可以通过公交路线的设定,让大部分的乘客下火车后搭载公交车进镇中心。
      货运才是关键。
      现在镇上有三处地方对铁路货运有需求:养鸡场过剩的肉鸡、采矿场过剩的矿石以及奥斯塔集团旗下两个装配车间的货物。
      高建摸着下巴,脑海中有了一个更长远的计划。
      让清水村的炼矿工厂搬家。
      既然车一企业能在山里解决污染问题,为何不把所有加工矿石的工厂都搬进去呢?
      有了铁路,运输成本大幅减少;清水村搬走两座污染企业,居民的满意度会大幅提高。
      既不影响企业盈利,又能减少污染。
      至于迁移产生的费用,完全可以用税收优惠去抵扣。
      想通了几个关键点,高建就立即追加邮件给车雯雯,写明具体的政策优惠和条件。
      在这之前,要在矿山附近建造一片新的居民区,保证基本的就业人数。
      这次搬厂势必会造成一部分人口迁移。
      一个工人背后就是一个、甚至多个家庭。
      两座工厂提供了140个工作岗位,保守估计有600人口要迁移。
      山村的地形,很多地方都没法建高楼,只能是矮房。
      高建把游戏画面移到风车村,比较平整的土地已经被原有的规划全部占据。
      当然,这样的利用效率很低。每户人家占一格地,耕一亩田,简直就是原始农业社会。
      高建把村里的主干道升级,然后重新分成两片区域。
      靠近采矿洞的住宅区,有一小片中密度住宅,其余的都是低密度区。
      另一边农田,依旧是低密度住宅,但升级了两块中收入用地,并配备了额外的小花园。
      必须让风车村的贫富出现梯度,促使村民努力奋斗,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
      两个住宅区中间就是商业区,这片区域可以自由发展升级,高建不会过多干涉。
      商业区的南、北面都是住宅,西边贴近矿区是火车站预留点,东边则是古月老师的私人庄园。
      山丘的规划就简单许多。
      把高收入住宅区(古月私宅),旅游业商业区(旅馆),中收入商业区(武道馆)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好。
      然后把原有通向山丘的泥路升级成柏油路,跟刚刚规划好的商业区相连。
      如此一来,以古月武道馆为卖点的山丘旅游景点已基本形成。
      比较可惜的是,因为山地的地貌特征,很多花里花哨的交通道路没法实现,网格状的布局略显单调。
      把所有规划都升级完毕后,高建看了眼模拟币余额:666。
      等新矿启动,城镇的财政会更加可观,接下来的目标又来到了爆人口的阶段了。

第35章 刺杀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