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车刚到山脚停下,高建就看许文静在做热身准备。
      “以阿静的实力,15分钟以内妥妥的吧?”高建心里想着,也没准备再上前打招呼,就等对方起跑后,才慢悠悠的跟在后面。
      他听到其他登山者议论:“刚刚那个女人太恐怖了吧,一步三阶,这哪是登山,是在跳高吧。”
      “她后面那个老奶奶才吓人,像个幽灵一样跟着,我都没见她脚着过地。”
      高建咧咧嘴,这样下去,古月登山的传闻迟早会变成「鬼怪故事」。倒没说不好,就觉得和自己当初设想的「云雾缭绕、仙气飘飘」有很大反差。
      卓乞正站在旅店门口迎接,因为「许嵩」房间的阳台视野正好能看到路过的行人,所以他可以提前下来等。
      “高文先生,好久不见。上次通话真让我后怕,幸好大家都平安无事。”
      卓乞略带歉意的说着,毕竟他作为孤儿院行动场外指挥,让一个普通人以身涉险,本身就有违规的嫌疑。
      “那你可要好好请我吃一顿。我当时被异能者偷袭,断了三根肋骨,吐了一斤血呢。”高建开玩笑的说着,两人一起进了旅馆。
      现在是下午茶时间,卓乞点了壶茶,选了个视线好的座位。
      高建品着山里独有的白茶,感叹道:“那么好的茶,每年就出产几百斤,真是可惜。”
      卓乞点头同意:“这里农户自家管自家的田,想种啥种啥,全凭爱好。我上山去看过,土壤非常肥沃,品质上佳。”
      高建放下茶杯,细聊道:“我刚刚给道尔爷爷打了个电话,他把你推荐给我,说你在农业领域有研究。”
      卓乞有些惊讶:“老师推荐我?我那么点研究成果,都没公司看得上,就是些小玩意。”
      “怎么会是小玩意。你瞧这么多田,都被农户瞎霍霍,亩产量几乎是其他农业城市的十分之一,这多浪费啊。”
      卓乞强调:“根源是制度问题,我哪怕有办法让每亩田增产,也是杯水车薪。”
      高建就像遇到了知己,把自己的想法与卓乞分享。
      改变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产量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让农民能够快速理解,集体制对于现在的他们利远大于弊,才能更快速的裂变式推进。
      卓乞消化完高建的设想,问道:“这是小镇长的想法,还是你的?”
      高建歪着脑袋,有差别吗?
      当然,他还是选择给镇长立「高瞻远瞩」的人设,把功劳推了过去。
      卓乞夸奖道:“很难想象,一位二十五岁不到的年轻人,在处理政务上有那么多雷霆手段。我可以针对农作物的特性,研究12款药剂,可以使杂交后的农产品比现在的产量高5倍。当然,这会透支土地的肥力,需要配套的耕种技术长久维持。”
      高建问道:“这里的小麦一年三熟,你的药剂能管三次?”
      “我之前在一年两熟的地区试过,一次药剂的使用可以维持两年。而且一年两熟的特性,也变成了两年五熟,增加了一次丰收期。”
      高建兴奋道:“太好了,这下我终于有重磅筹码可以和农户去协商谈判了!”

第124章 多环节并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