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的脸庞,显得憨态可掬,不少观众就爱看他这个样子。
跑江湖卖艺的人,卖相很重要。你不说长得多玉树临风吧,起码要讨喜。
萧鹤的长相就很讨喜,合观众缘,有那些个喜欢他的观众,只要他站着,什么也不做,也愿意买单。
“学相声干嘛?受那罪。”
“您不学相声,您学什么呀?”
“我学粤菜啊。”
“啊?我爸爸一老北京什么时候做起粤菜厨子了?”
哎哟,终于入活了。
“要不怎么能把你养这么胖呢?”他故作嫌弃地朝萧鹤撇撇嘴,“他们家在三里屯趁一粤菜餐厅。趁钱着呢。”
“我们家趁钱?”
萧鹤这个吃惊的回话方式,自然让观众联想到站在他身旁的富二代林伯昭了,要说趁钱,整个逗笑社谁能有他家里趁钱?
现在娱乐发达了,演员的私生活不再像之前那么神秘,有些人一站在台上,自己本身就是个包袱。
也不知这究竟算好事还是坏事,好些时候包袱随便就能抖响,但也有好些时候受到限制,观众无法代入角色。
“他爸爸在唐宫工作。”
“我们家不是有饭馆吗?”
林伯昭故意支支吾吾地拦住他的手:“你不懂。”
“我呢,跟着他爸爸干点儿下手活儿。”
“剥葱剥蒜?”
林伯昭横他一眼:“没进过厨房,剥葱剥蒜那叫零碎活儿,我下手活儿。”
“哦,切个菜什么的?”
“那叫墩儿上,我,下手活儿。”林伯昭比划着砧板上切菜的样子。
“洗盘子洗碗。”
“那叫油伙儿,你怎么不明白下手活儿呢?”
“什么叫下手活儿呢?”
“就是你爸爸看上什么东西,我给他往外带什么东西。”
“偷啊!”萧鹤大喊道。
经典的三翻四抖,赢得笑声一片。
“喂!”林伯昭拦住萧鹤,贼眉鼠眼地“嘘——藏这么些年我们不能在广州犯了案。没有,没有,我们从来不叫偷。”
萧鹤的大脑袋也左顾右盼的,生怕被逮起来似的。
“那你们叫什么?”
“我们有行业术语。”
“行话是……”
“否(fou第二声)”
二人在语言节奏上把控得很好,让人感觉不急不缓,很听得入耳。
“当然了,我们不能在大酒楼里偷东西。”
“那你们去哪儿啊?”
“人酒店里东西都有数,人一清点领导就知道了。”
“啊。”
“我们有时候还接一接这个,你们可能管这叫堂会。”
“啊有。”
“我们叫跑大棚,也叫撂桌。你比如说家里头办这个生日宴会,家里趁好几千个平米。”
“嚯!”
“不想出门吃饭馆,请我们去,我们给他们上家去做饭。”
“你要说真否,就得否这样的。”
“这怎么否啊?”
“哎,这你就不懂了,这里头油水才多呢。你爸爸靠这个,自个儿家饭馆,你妈做菜从来不用进货。”
“嚯!”萧鹤假意抹了把汗,“我爸妈为这个家也是……”
台下听得一愣一愣的,《造厨》是传统段子了,里边儿的包袱结构大差不差都差不多,主要看演员的表现能力。
这个包袱倒是新鲜,加上萧鹤憨厚的配合效果奇佳。
田深蹲在侧目条那儿“嗯”了一下,这不是……小七和云裳吗?
好家伙,果然经典永不过时,传统与时俱进啊!
第 62章 造厨(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