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氏背上背篓去后山砍柴割猪草,圆圆被自家老娘包氏拉着,眯缝着眼打算回屋睡回笼觉。
      这一家子,就包氏和圆圆两个,那是纯肉馅儿的白面包子,其他人都精瘦的,要说为啥会这样?那自然就是一个字总结,懒!如果硬要再加一个字,那就是馋。
      又懒又馋的娘俩躺倒后,黄圆圆摸摸自己吃的半饱的肚子,嘟嘴道:“娘,我没吃饱。”
      “家里就那么些白面,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哦!”
      这两人倒也算好说话,迷迷瞪瞪的就又睡过去了。
      董氏听着动静,放下了扫院子的扫把,坐在井边上开始洗衣服。
      老黄家所在的是大溪村,地处吴国睿城外往东北方向大约四百多里的样子,三面环山,一面通到最近的石桥镇也有七里半的路,离最近的灌县亦是有七十里。
      睿城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睿亲王的封地,离京城差不多有一千多里路,只是因着封地在整个吴国的东海岸,所以也有兵役。
      黄老爹之前带着黄大郎做猎户,猎户家不缺肉食,却也算得上家无恒产,米粮这些都需要拿猎物跟村里人换着吃,赚些银钱也就供到黄大郎娶媳妇和黄二郎开蒙,
      自从黄大郎服了兵役,黄老爹一个人供不上家里的开销,也就从半山腰上搬到了村尾,买了两亩荒地开荒,至少能把家里这么多张嘴糊上。
      黄大郎出门已经十年未归了,长房的媳妇陈氏也没本事自产自销生个儿子倒是真的。
      二房于氏的父亲是镇上的教书先生,黄大郎出门的时候,黄二郎已经开蒙了,却还没有功名,直到十六岁春日里考了童生,娶了于氏,秋日里考上秀才的时候,于氏已经很争气的大了肚子,三年两胎,第一胎还是双胎,一共得了三个儿子。
      黄二郎考了秀才之后,老黄家能有六亩田地免税,日子也就缓过来些,一年到头倒是不缺粮食吃,却也到底供不起黄二郎去睿城书院上学考举人,于是黄二郎就在老丈人的私塾教书,带着已经六岁的子东子西启蒙。
      黄圆圆的娘亲包氏据说是京城来的闺秀,闺不闺秀咱不知道,反正啥农活也不会干是板上钉钉的,只因有一回黄三郎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冲撞了“贵人”的马车,这就被包氏给缠上了,这不,人跟着回来了,也生了个闺女,现在肚子里还怀了一个。
      包氏来的时候,身边还带着两个丫鬟,现在黄家住的有十三间屋子的青砖瓦房,村里一等一的豪宅,便是包氏拿了所有积蓄建的,这么大的房子,就是已经出嫁的两个姑奶奶拖家带口的回来,也都能住下。
      黄圆圆一周岁断奶以后,董氏支支吾吾的说家里粮食养不了那么些人,包氏二话不说将两个丫鬟打发了,安安心心过日子到今儿。
      包氏是最晚进门的媳妇,家里人对这些都很是清楚的看在眼里,所以也没有人觉得包氏懒馋,只觉得是自家委屈了这么个大小姐,委屈了黄圆圆身边没了伺候的仆妇,所有农家需要操持的活计,都不肯让包氏母女沾手半点,董氏也是将两人当成宝贝疙瘩,半点不肯委屈了去。

第1章 来了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