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好笑的看着她,却也换上了草鞋,才将她抱起往大溪边去。
穿过已经结了穗的麦田只五六米就是大溪。
黄圆圆被董氏抱到陈氏所在的树荫下放下,看着眼前的溪流,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叫大溪村。
整个溪流水面大约有十五米宽,因着自家是在村里的最西面上游,并没有挖出河沟水渠来,还是纯天然的样子。
溪流中的石头都被冲刷的平滑,却因是流水,并无一丝滑腻腻的苔藓,即便光着脚丫下去,也并会划伤,也不容易滑倒。
溪流大多地方都还算平缓,只有那裸露的大石头处,才会有水花打着璇儿的拍打出声。
“好好看呀!”黄圆圆感叹出声,眼前这幅,确实算得上是美景。
沈青和子南两个黑炭头都是光着屁股在水里玩儿,见他们过来,只打了招呼,却因着圆圆在,知道害羞,不肯过来。
“听说上游更美,有瀑布和大湖,你爷爷去过,只是太危险了,我们去不了。”
“那大湖里是不是也有大鱼?”黄圆圆眨着眼睛问道。
“有啊,那时候你爹爹还没出生呢,你爷爷带着你大伯去打猎,回来的时候就带过大鱼,有二十多斤重呢。”董氏笑道。
“那为什么这里没有大鱼?”
“应当也有,只是大伯母的鱼篓太小了,抓不到。”陈氏耐心解释道。
“啊?”黄圆圆有些遗憾,又问道:“那为什么不让小姑父编个大鱼篓呢?”
陈氏眯着眼笑了,指着溪流捕鱼的地方给黄圆圆看,嘴上解释道:“你看,这里就只能捕小鱼。”
黄圆圆细细看去,捕鱼的地方是在裸露在外的大石头旁,特地用石块堆出水面的位置,呈扇形夹角,收口处便是鱼篓所在,是以每日都有些收货倒也不足为奇。
只是因着条件有限,所以那个扇形并不大,借用水势能捕到的鱼自然也不会很大。
“啊!我明白了,鱼鱼是被冲进去的,大伯娘好厉害呀!”黄圆圆高兴到拍手。
明末的时候已经有了专门养殖鱼的商户,且那时......
不论过往如何,只眼下,这样纯天然捕鱼的方法,她还是第一次见,觉得颇为智慧。
“就是,鱼鱼要是能再大一点点就好了。”那个鲫鱼真的刺很多,其实黄圆圆是爱吃鱼的,可对那小鲫鱼还是望而生畏。
这时候的油又很贵,不能做炸小鱼儿,有点可惜。
“倒也不难,就是需要娘帮忙搭把手。”陈氏道。
董氏闻言,哪有不肯的,托了草鞋就和陈氏一道下了水,陈氏先将鱼篓里的三条小鲫鱼和两条泥鳅拿上岸才又下水。
两人将漩涡处的石头码的更宽了些,并做加固;
尾端连接着鱼篓的地方则挪开了一些石块,重新调整鱼篓的位置。
黄圆圆坐在岸边石头上,小胖脚丫戳在水里逗小哥哥和小弟弟上岸,然而两人却始终不肯,到后来索性直接往水中一坐,一动不动,三人的笑闹声远远传去。
陈氏在大概弄好以后,又在水流中加了两个石块,这样才将放缓的水
第19章 陈氏的鱼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