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根扁担,无视自家媳妇瞪眼和董氏的促狭,拉着媳妇的手就带着孩子们出了门。
      工程上吃饭简单,主食窝窝头,就一个菜就行,所以也没有再请村里的妇人来帮忙,只是又去村里借了十屉蒸笼回来。
      因着是赶马来回,黄老爹到家时已经是七月二十八下午,工地上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砌砖了,他看着位置没有太明白,没等他找到董氏,就遇到了董安。
      “小姑父,咋样,快吧?”董家要手艺有手艺,要人有人,自家姑奶奶的活,那是卯着劲必须又快又好。
      “这屋这是要咋建?”黄老爹问道。
      董安边拿出图纸边道:“这不是大郎回来了,小姑姑就说盖大些,生了儿子也能住开。”说完展开图纸,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给黄老爹说了一遍。
      黄老爹……就,挺好的,辛苦了,再见。
      董安继续忙活,黄老爹就快步进了院子。
      董氏几人正在磨苞米,家里苞米粉不多了。
      “爹回来啦?”包氏坐在廊下笑吟吟的跟自家这个有趣的公爹打招呼。
      忙着的几人抬头看见黄老爹,纷纷打了招呼。
      董氏将手上的粉筛放下起身道:“咋样了。”
      黄老爹看见了董氏,心里才踏实,笑道:“挺好。”
      董氏拍干净手上的苞米粉,到灶房端了一陶罐凉开水到堂屋。
      黄老爹咕嘟咕嘟喝下两碗,才从怀里掏出两样东西。
      “一共卖了九百两。”将银票递给了董氏,又将另一样东西往董氏那头推了推道:“这油纸包里是坐胎药,你私底下。”
      黄老爹使了一个你懂得的眼色。
      董氏秒懂,嘿嘿嘿的笑出了声:“还是你想的周到。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黄老爹被媳妇夸得贼拉开心,心里便也忽略了董氏想没想到有什么区别的事实。
      “大郎呢?”黄老爹问道。
      “在大溪那头跟陈氏一起看孩子呢。”
      “哦哦哦!挺好!”黄老爹点头。
      爷爷,爷爷,爷爷,你误会了,我们一点都不好。
      大伯让我们爬树,还让我们扎马步,我们不行不行哇!
      可怜的宝宝们心里已经大哭出声。
      别问陈氏为啥不救他们,救就是被扛上山挨抽,抽的不要不要的那种,自己个儿都腿软着呢,回来了小鬼头们还是得扎马步。
      倒是黄大郎烤鱼烤鸟蛋的手艺一流,就算是那刺多的鲫鱼,一把小刀刷刷刷,一群孩子吃得哈哈哈,倒也勉强还算和谐。
      家里忙得热火朝天,溪流边上每天变着花样的吃吃吃,每次黄大郎带着他腿软的小桃花回来,总会带着柴禾,顺手掏些鸟蛋打个野鸡麻雀啥的,不空趟儿。
      导致宝宝们看着大伯每日三顿带着大伯母上山,就很单纯的以为他们是去打柴打猎了。
      早上在溪流边乖乖扎够时间马步,然后才是疯玩,
      吃过午食则要歇晌,睡醒以后开始用手指蘸了溪水在石头上练字,
      吃过晚食则要爬树跳树,起先真的好怕怕,后来就觉得,真好玩~
      最后等大伯绑好柴禾,才排排成一溜的回家。

第26章 妙之毫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