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确实,刚开始几日还偶有出错,最近越发得体了,我想着明日开始便要考释义了。”
      “嗯,确实。”
      家里子东子西都是手把手的教,除了在蒙学班学习背诵和默写,回来以后,黄二郎还是每日开小灶教习释义的,所以现下说要考释义,也并非步子迈得太快。
      于老爹之所以愿意来女婿家过年,本也就是想着来在县试之前集中的给两个外孙梳理功课,只是这进度,到底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所以才临时决定考教释义。
      子南的手还软着,于老爹并未要求他习字,只每日需要背诵,沈青却早早就要开始照着子东子西以前的功课,拿着粗纸临摹了。
      “家里的孩子都不错。”于老爹的意思是指沈青,毕竟四个念书的孩子,只有这一个不是自己的亲外孙。
      “还是念娘教的好。”黄二郎说的是于氏,念娘是她的小字。
      科举的卷面可不是能随意发挥的地方,必须要是吴国的官体,所以这个年纪的孩子,不需要字写得多漂亮,只需考教工整。
      于老爹知道自家闺女已经教了小半年的基础,笑眯眯的看着沈青的字,不应和也不反驳。
      周边村里只老黄家有秀才,过了腊月二十四,家里也热闹了一阵,周边村里有条件的人家都拿了两文钱来请了黄二郎和于老爹的一副对联回去。
      年节期间,田里的青菜芹菜韭菜轮番的包了饺子来吃。
      除夕,家里前前后后也都贴上了对联和窗花。
      大年初一子时,家里人就都换上了新衣给黄老爹和董氏磕了头拜了年,拿了红包吃了饺子才睡。
      来年二房要用钱的地方多,董氏为了一碗水端稳当些,每房都给了二十两的大红包,孩子们也都有红头绳串起来的五文钱,大家便闹着正月十六要去镇上买冰糖葫芦吃。
      老黄家没什么亲戚要走,只年初二董氏等着黄彩彩过来以后,给了红包,就送陈氏回了陈家村,带着黄老爹去老董家吃了午食,回来接上陈氏,留了万银根一家吃了晚食送走,这个年就算是过完了。
      相当简单~
      过了立春,那本就没怎么太上冻的地里已经完全看不见冰雪的残留,黄萍萍每日带着圆圆和沈红去找笋子,日日都有收获,家里烫着炒着焖着可算是吃了个够。
      正月十三,黄二郎送于家老两口回了镇上,眼看着要开学,还要做些准备。
      最爱吃笋的人走了,笋子突然就不那么爽口了,确实也略老了些,大家吃叼了嘴,便只焯了水放进烘房去做笋干。
      陈氏人本就瘦,那肚子越发大的吓人,董氏让黄二郎带了信,老大夫出诊来家里把脉。
      “好着呢,没事,也不用补,母体本就瘦,孩子太大了不好生,只是听着怕是有三个。”老大夫交代了两句,最终还是沉吟着不确定道。
      董氏千恩万谢的送走了大夫,请人每隔五日就来一趟,老大夫见出诊费给的爽快,自然乐意应下。
      送走大夫回来的董氏一边支棱着于氏再做襁褓,一边时时看着陈氏,出个屋都恨不得帮她将那肚子抱上一把,紧张的不得了。
      黄圆圆指使着黄老爹去抓野兔,要求:母的,活的。
      这个要求正中下怀,黄老爹不上西山,日日早出晚归的去查探周边的消息,捡着兔子就带回来,这时候的母兔子大多都有了肚子出来觅食了,他也挺挑,毛色太杂的不要。
      沈河攒了大半年的木料,终于可以开始出产了,黄萍萍给他打下手,家里忙起来,人手又显得捉襟见肘了。

第42章 春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