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关系归关系,账目归账目,清楚的事儿就不能糊涂着来,不然总有一天会掰扯不清。
越是值得珍惜的关系,越是要将这些划分清楚,才能长久。
漫长的生命和变迁的时事,早已给黄圆圆建立了内心的一些准则和活法,虽不至于多么高明,却也还算妥善,做不了野心家,做个不愿意损人利己或损己利人的咸鱼却是够用了。
忙忙碌碌又平平淡淡的日子到了小年,陈家村和刘家定下买了六十亩地,陈里正怕黄老爹吃亏,硬是压着没让多买,挑地也是挑在了靠着最东边的水井往北这一片的位置,西边还有永业田,和北边能连成片的还有两百六十亩,太小了,人家地主也看不上,反而不好卖。
前前后后帮着张罗的清楚,老黄家今年送去的节礼自然要更厚上三分。
于氏将那些布料都用木尺量了,超过一丈的都按一丈裁了收起来,这些都是能做成套衣衫的,不急着抛废。
剩下的才拿出来给孩子们练手,大大小小的做了好些个腰枕和蒲团。
黄圆圆缠着吴胤轩画图纸给沈河,编了大大的长条藤椅放在院中和廊下,藤椅不大怕被雨淋,赶着天气好的时候,拿个腰枕往这一歪,董氏都迷瞪过去好几回。
家里人人都说好,闹的沈河前前后后编了六张出来,董氏却还说西厢廊下和游廊那头还能放。
这是全家都要瘫下的节奏,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吴胤轩非得凑趣,寻了老大老大一根硬木木料,让林管家给收拾出来放到了西厢院中,长度大约有二十米,宽度也有两米,修整出来的横截面靠着树皮是白色,中间却是鲜艳的橙红,手敲上去,是石头一样的闷声。
沈河连连惊叹,这是块好木头,这么弄也实在太败家。
“这放这头干啥?放东厢去呀,院子里头吃饭挺好,不怕坐不下。”董氏道。
“不不不,放这头好,他们一起练字也摆的开。”于老爹第一次对这么个东西非常留恋。
林管家听这话音,把削下来的那半片给修吧修吧放东跨院去了。
董氏满意!吴胤轩遗憾道:“那要是放正院给我们打坐多舒坦。”
林管家不想听,转身离去。
腊月二十五,陈里正又来了,同来的还有村长林六。
“黄老哥。”林六很客气,这也是拎了东西来的。
往年只有薄礼过去,没见有过回来的。
“哎哟哟哟~快进来坐,咋一起来了?”黄老爹客客气气迎了人往正院去。
“也是跟着黄老哥,也是跟着陈里正,今年家里头好过不少。”林六叔家里也是跟着一起买了粮种的,所以今年县里给这头粮种定了价收,老林家也跟着赚了不少。
“呵呵呵,哪里的话,都是托里正的福。”黄老爹甩话头子。
“我跟周边村里都知会了,咱们这的地以后低于八两不卖,这不,老林家里今年个存项多些,知道你那养好的
第227章 实在太败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