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母,正说着这事儿呢,跟您讨主意来了。”黄圆圆招呼着把事儿给于氏说了说。
“其实你大伯过来一回,庄子上人都能用,就是跟咱家一样都是庄稼把式,我也没惦记上,你要说缺人手得带出来,那指定是能行的,就是那些媳妇子学绣花这事儿,怕是不容易,年纪大了,手也硬,我学起来都没郭春学的快。”于氏道。
“那就管管院子里活儿,您好歹能轻省些,我也不知道是啥样人儿,要是能前后迎迎客人,那也都把手泡泡,帮着柜台上看看布也能成。”
“成,那你先定木料铺子去,回头我回去一趟把人带出来。”
于氏倒也不操心住,木料有多少她也是知道的,那院子指定小不了,这头只安排人白日里过来上工就行。
“上回说束?的事儿也没说完,眉娘那头?”
“郭春聪明,她也愿意带,她是绣房里出身,二十五才放出来,不好议亲,只能自己梳了发。我打算跟她谈上一成份子,就留咱这,也别说工钱束?了,能招上学徒多做生意,她也得利,这样我也省心。”
那就是从小被卖到绣房的活契。
“她娘家呢?”黄圆圆问道。
“不是咱这头的,北方人,六岁就卖了,九岁那年跟着绣房来这头的,咱这头靠着夜国最近,算是整个吴国刺绣最好的地儿了,要不然你红姐姐那女学也不得那般贵。
她现在这个年纪,又是孤身,也不知道老家的光景,想着靠这手艺多挣些银钱傍身养老,不打算再往老家回了。”于氏道。
“那您跟她谈吧,空叔叔呢?”
“买菜去了,这会儿子也当回了,你要是找他带你去牙行就不用等,牙行就在街口,我带你去?”
“小姑姑带我去吧,我们一起去看看。”
“成。”于氏点头道:“那你们自己溜达,我上前头去了,娘,一会儿吃过午食,崔大夫回来,您得给拽住喽,把她们两带上,别回头又给您撂家里了。”
“那不得,我能拽住,你忙去吧。”董氏笑道。
“呵呵呵~”黄圆圆也是乐了。
黄萍萍给两个小家伙端了藤椅坐板正的吃,才跟董氏说了话,带着黄圆圆出门。
朝南的铺子说是寸土寸金都不为过,黄圆圆跟牙人这头看了半晌,才勉强有一间朝东的院子算是能用。
院门朝东开,宅门朝南开,是个大二进的院子,就在匠人这条大通巷子,这条南北巷子因着临街拐进去,匠人也多,家家户户都开了东西院门做营生,巷道倒也宽敞。
说是大二进,是因着这头都是匠人,前院小,用来居住,后院大,用来做工。
其实在街道上,这宅子都大不到哪儿去,跟庄子那些都没法比,只三亩不到的地儿。
因着是在街道的最东头巷子,离着集市和书院不很近,加上学子也不乐意在这和匠人混居,所以价格相比之下倒还可以,报价一千二百两。
第260章 跟您讨主意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