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到家再给轩哥儿和坚强的衣裳搓一搓就行。
到了酉时末,天色暗沉下来,看着低压压的云,黄彩彩就带着婆母和闺女从暖池直接回去了,就怕被豆大的雨点子砸到半路,这澡都白洗了。
“这天儿好啊!”黄老爹他们回来,轩阔和万银根也回去了,这会子洗完到廊下着实凉快的很,风吹的葡萄叶子朔朔的响,轩空又给切了个西瓜坐下了。
大东回来,也不乐意在树上呆,进了院子也缩在廊下,拿鼻孔顶顶这个,顶顶那个,蹭吃蹭喝。
黄圆圆掏了掏它的空银,闭着眼看了看账目,把西瓜的银子递给董氏道:“奶奶,卖了十六万斤瓜,只剩了头茬的在家,咱自己慢慢吃。”
“啧!还是这西瓜来钱快。”董氏抱着三个金元宝,剩下散碎的银票直接收起来看都没看。
“嗯哪!太忙了,压到这时候才卖,倒是回账也大块,回头明年咱再多种些,这活儿省事儿。”黄圆圆道。
这个月大东送完货回来也不早了,洞天里又紧着让小青给东边供货去,好不容易这两天攒出货来往林陌那头供,才把西瓜一起带去。
“要是种上一百亩,人家能要的了不?咱家要不了那么些苞米和大米,还是这个实惠。”董氏道。
加上这回清出来的林子,就家门口这都七百六十亩地了。
粮种也就是小麦还能带着田地卖出两年的价儿,其他的,这么一普及下来,优势就带不到田地上了。
不是说不值钱,而是普适性高了,东边屯田的地方,各家田地都有出产,苞米留种率高,好推广得很。
稻米在吴国本身就种的不多,最多也就是睿城南部地区能种,也就是个周边生意了。
要想自家收下来这么多田地能在这两年内卖出来价钱,也就能指望小麦了。
这事儿都是黄圆圆跟吴胤轩自己个儿挖的坑,只是这样一来,加上北方和西边都能种出高产来的红薯,到底也是让吴国整体粮产能力翻了几番,也说不上啥不情愿。
思及此,黄圆圆道:“咱明年就种二十亩稻子,八十亩苞米,其他都种西瓜都能行。”
“这么多能卖掉?”黄三郎也惊呆了,那得多少钱啊?六七斤的西瓜,卖出去就是一两半钱,一亩地能出八九千斤,那六百亩地,乖乖隆冬,不敢想。
黄圆圆咧嘴,家里这点子出产咋能供那么多铺子,只不过是带着卖,把银钱单独结算给董氏而已。
“那能行?”
“二十亩稻子,咱能出产一万五千斤左右大米,除去粮种,一万两千斤也够够的了。
八十亩苞米春夏秋能种三季,咱就早稻后头那二十亩苞米留种,其他的都卖棒子也是够够的了。
倒是小麦,咱还得种两年,十里八乡都缺这粮种,咱也不能可着劲只顾自家,那样容易遭人眼红,等过两年,大家都种上了,咱再研究研究能不能再种个别的。”
“嗯嗯!那冬日里咱还能种啥别的?”董氏问道。
“有个金贵东西,我惦记好几年了,事儿赶事儿的一直没种。”
“你说草莓啊?”吴胤轩道。
“嗯!那也是一季就拔秧子的,咱们这有暖池,冬日里指定能种。”
第292章 咋样更实惠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