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是好好睡一觉,也就是董氏和陈氏提溜着孩子们洗漱完早早入睡,男人们还是给围屋这儿忙了小半宿才歇下,除了屋顶,其他的倒也好了,黄泥活儿则是阿信他们几个包揽。
      周边的林子还是茂密,并不敢深入找地方打坐,董氏他们还是集中在围屋这头观想。
      轩海他们则是艺高人胆大,直接进了湖心深处的岛屿。
      大金带着平安,收获,张罗和思乡的絮叨一起飞往吴国。
      黄圆圆在离白城更近的山谷选址收拾选石场。
      自从她在这个世界第一次拓布以后,青砖黑瓦的屋子也能在意识的覆盖下一念而成了,黄圆圆猜想,这应当是因着观想拓出来的新技能?
      她对道的认知实在是过于浅薄和片面,当下也只能这般猜想才能解释了。
      董氏和陈氏哎哟哎哟的声音和小屁孩们捧着肚子的哈哈笑声成了山谷围屋里的主旋律。
      大东早就在家等的海枯石烂了,见着大金回来,便带着他去敏之那儿找小青。
      大护国已然回京,林二爷正在连云山深处打坐,并未亦步亦趋陪伴在吴胤轩身侧。
      他怕自己走动间大金寻不到,才让大东留在大溪村等着,自己则带着小青,到了一个地方,便让小青往来连云山,以免耽误了音讯。
      听见小青嘎嘎嘎的急促声音,二爷起身呼啸,便见大金俯冲而下,心也随之落了地。
      摸着空银脚???镒适掌穑?趴?挤?男偶?
      黄圆圆的信件里都是收获和张罗,便是看了两遍,也没有完全看明白,便又打开崔老头的信件来看,只那信息,却让他蹙了眉头。
      定了定神,便又再看其他的信,见都是家书,就起身带着大金先往府城去。
      “二爷!呀~大金回来啦~”于氏也是心里头的石头落了地,接了林二爷和大金大东,便独自一人在堂屋坐下。
      家里头少了那么多人,于老爹在前头授课,小小也给于秦氏抱去了。
      黄萍萍学叠染学的很是努力,沈河学习雕刻香木亦是不到点灯时候压根不惦记着回来。
      家里头前前后后园子院子张罗收拾就于氏一个人,倒也没什么体力活儿,只是家里头总得有一个惦记事儿的,哪怕于氏是个顶事儿的人,却也不免觉得一下子冷清了。
      “都是家书,字儿没白学,就是丑了点,带回来的东西都在我这头,一会儿给你挪去。”林二爷笑道。
      “我都只盼着自己能看明白就心满意足。”于氏翻了翻信件,见还有董氏和陈氏的信,便也开口笑道。
      安全起见,还是先打开了信封上写着:二伯母亲启的信,嗯,这时候,怕还是黄圆圆靠谱些,先看了她的,再看别人的,猜也就能猜出个八九分来。
      通篇的废话和见闻到了于氏眼里,只总结出一句话:“说是最晚小年定能回来呢~”
      “哦?没跟我说呀?”给二爷的信是提前写好的,给于氏的信是十四吃过晚食一家子一起写的,所以内容便又多了些家长里短。
      于氏笑着将信递给林二爷看,自己则打开了其他人的信件来看。
      陈氏的信纸上还晕了一些,怕是低头时偷偷落了泪,看的于氏眼眶也是通红,开口问道:“二爷,陈伯那头可还好?”
      “好着。”林二爷回答完,顿了顿道:“轩哥儿和敏之日日在外头就忙这些事儿,我也派了人手看顾,回头我让轩哥儿也写封信带去。”
      “嗯!”于氏点头,又打开了董氏的信件来看,这是惦记春梅家娃子呢,絮絮叨叨的那都读不通,于氏看的直乐,这还是董氏第一次写信,真是不容易了,幸好她有先见之明,倒是能猜明白婆母的意思。
      初一大家离去后,林二爷也是第一次回府城来,于氏想了想,便直接铺纸磨墨,学着董氏的文笔,絮絮叨叨的把家里头事儿也都写了厚厚一沓出来。
      “不至于!有大金在,递信便利着呢!”林二爷看着都眼晕。
      “呵呵呵~”于氏低声笑道:“还得劳烦您去趟村里,让我大姑姐也亲手写上一封回信才好。”
      林二爷闻言,脑瓜子更疼了。
      前前后后寻摸了一圈,更是等着各地粮铺结算和买山买地的进度后,才又细细看了黄圆圆的信件写了回信和给各地派发的任务,让大金带着大东和林陌林闰送回的两只游隼出门认路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二十二了。
      并没有特意与吴胤轩商议什么,只让他潜心跟着敏之跑工地学着做事。
      孩子若是判断能力有限的时候,便不能再给他太多难以判断的东西迁移了性子,所以林二爷也确实是刻意回避了些。
      只一个人捏着崔老头的信件左右看了不下二十遍。
      到了二十六这日,大东和游隼归来,带回了林晓的汇报信件后。
      没顾上看,倒是先让大东直接带了写好的信件和崔老头捎回来的补品丹药和方子,前往大护国府。
      仰望着蓝天,偶有一群北雁南飞,林二爷没由来的有些烦闷,没有再去看黄圆圆写给自己的信,反而是想起黄圆圆写给于氏的信来。
      南诏的富有,南方各族的神奇,迷失在海岛的可笑,直入金庭的得意,白城的山清水秀和浩瀚星空,一群人的忙碌和安然。
      一切都让他觉得怅然若失,第一次,对使命和物质,生出了些许不耐烦来。
      秋徭已经完全结束了,吴国的屯田在空银的实用新型和农用器械的助力下,规模空前的大,大量的免税田在百姓人家流通起来,一派的生机勃勃。
      右相就在各城,各县,建立国营作坊一事给出指导意见,明年秋闱过后的明经科考,将选入四十名八品城经管,八百名九品县经管,专门负责国营作坊的生产单位,学子之间亦是一派喜气。
      无人区往东的海岛,疆域着实广袤,细细勘测后,比吴国大了四倍有余,最难得的是,气候比睿城还要温暖些,这在细粮的产量上,无疑是极好的闰土。
      说是海岛,其实也不尽然。
      三面环海,像一个葫芦瓢一般飘在海面,只东北葫芦嘴的位置细细歪歪的连接着陆地,那儿已经是比辽国还要更冷的地方了。
      大护国虽没明确表态,却也明显是对此处上了心。
      呼出一口气,林二爷只觉事务繁多,又有些索然无味,没由来的焦躁。
      重新掏出黄圆圆给自己写的信件看了看,复又收起,闭上眼,却又静不下心,一声呼啸,带着小青,便往京城方向行去。
      戚光身边原本有二十四人随行,在京城被林闰截流了二十人,只余四人与戚光夫妇轻车简行,也已经离睿城只差六天的车马功夫了。
      两人赶车,另有两人骑马随行,在官道上奔驰。
      “嗖!”
      暗三轻易的接过抛掷而来的暗器,反手一看,竟是林二爷的印章,唇红齿白的少年郎御空而下,三人嘞马减速。
      “林二。”林二爷懒的解释自身变化,摊开细白的手掌,暗三便将印章双手递上。
      “怎么了?”戚光探出脑袋没好气的问道,这么急急的停车,可给自家媳妇吓了一跳。
      “找你有事儿~”林二爷说完,便躬身上了马车。
      “你谁啊?”戚光很确定,自己不认识这人。
      “继续赶路。”
      “是!”
      车马动了起来,林二爷对戚光媳妇点点头道:“石宜还是这么好看,如何?这次回去可还顺利?”
      “你认识我?”虽洞人族的身材实在无法用审美形容,但石宜的脸蛋无疑是美丽的。
      “林二,修炼成这副模样的,这会儿不说这事。”林二爷看见戚光警惕的目光,简单解释一句。
      “你是林二?你你你?林二?”戚光跳了起来,感恩身高,让他在马车里跳的绰绰有余。
      “圆圆给你们两酿了一万斤苞米的酒,还有镜片,给石宜穿戴的珠宝和练手的空银,要不要?”
      “要!你真是林二?”戚光有些信了,就那些珠宝,也就黄圆圆有那稀罕劲儿,喜欢给素未谋面的石宜张罗。
      实则不论是洞族,还是老黄家,或是林二爷他们这群大老爷们,对珠宝这些着实不感冒。
      “是我!接你们来了,说说话。”林二爷最熟悉的异族就是戚光,之前陪着大护国,又算着日子等消息,把接他这事儿给耽误了,这会儿事情都办的停当了,人也快到了,这就不说接不接了,就是唠唠嗑。
      “稀奇,样子变了,性子也变了,还说说话?是不是假的?”戚光哪里就跟林二爷是能坐下来唠闲磕的关系?充其量就是同在睿城,一个是工部铸造,一个是王府管家,说是同僚,那都相当的牵强,最多就是互相之间有些合作关系。
      “不知道你们洞族怎么说,按南诏的说法,我这是突破了游身境,打开了洞天世界。”林二爷只得道。
      “呀?真的呀?那太厉害了!你掌握的是什么奥义?”石宜兴奋的提问。

第413章 家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