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一行人这就往家折返了。
“土豆土豆,我是地瓜,听到请回话~”黄圆圆偷偷沾了点口水抹了传讯石,而后收入空银尝试。
“说!”
“二爷爷,房子什么时候盖好呀?”黄圆圆把传讯石又甩进洞天,没话找话道,她真的只是试试。
“二十八。”
“哦~再见~”黄圆圆无情的直接说了再见,招呼大家进洞天,大金吃药吃的晚,还没苏醒,小小金太小了,也比较慢,黄圆圆征询了小金的意见,小金忽闪着翅膀扯着嗓子道:“没问题~”
这一声破锣给大家都逗的不行,最终黄圆圆趴在小金背上,出了洞天,直接飞往吴国。
“到家二十六?”崔老头问董氏。
董氏猛的一抬头,确认过眼神,我懂你!
“姐姐?我们为什么不回家?”坚强不乐意道。
“乖,拿着银钱,下楼玩儿去!”董氏打发他。
“姐姐~”坚强一脸懵的黏黏糊糊,想让黄圆圆带他回家,他不想在这里~
“坚强乖,跟空叔叔一起带子下他们下楼玩儿去。
今儿冬至,大集热闹的很呢~
下午咱们去戏园子那头,晚上吃听松楼,你还记得听松楼的松子鱼和龙井虾仁嘛?”
“记得~”坚强点头,戏园子和听松楼他喜欢,只是不喜欢大清早的这个茶馆,不耐烦听那小曲儿~
“那要不要玩儿?”黄圆圆问道。
“要!弟弟妹妹们,我们走,我带你们逛街买好吃的。”坚强振臂一呼,小家伙们立马跟上。
“哇……”子高不乐意了。
“空,给这小东西也抱上!”崔老头揉揉耳朵道,徒弟是亲的,但也不可以阻止他听小曲儿。
轩空折返回来抱走小子高,翻着白眼也是服了,都到睿城了,不着家,这都是多要玩儿的人了吧~
今儿书院都休沐了,学院的学子们也都赶着回宗族老家,于老爹那头自然就安静下来了。
子东子西红红一个不落,都齐齐整整在家呢,春日里沈青要回家考童生试,子南还太小,便是能考过也还考不了,通篇的默写,担心他的手写不下来这么多字。
就为这事儿,子南跟这央着闹呢,非得想明年也下场。
轩武到家的时候,大家伙都蒙了,看看他,再看看他身后,揉揉眼睛,看看他,再看看他身后。
“武,怎么一个人回来啊?”沈河跟轩武那阵子真是忙起来都用同一跟裤腰带,所以率先发问道。
“城里头听书呢,下午大千红,晚上听松楼,让收拾收拾,明儿回村里。”
“太过分了!”于氏暴起道:“哪个茶馆?我现在就找他们去。”
“我也去!我到现在都没去过城里的集!”于秦氏也暴起。
“我们也去!别说城里,我们这么久就没赶到过集!”子西代表所有学子发话,众人深以为然,纷纷点头。
收拾东西?晚上不能收拾嘛?就这么滴,一群人雄赳赳气昂昂的杀到茶馆,给董氏都给吓乐了,搂着于氏和红红开心的不得了。
黄大郎和黄老爹也被缠着问东问西,小二过来给众人换了大包厢,重新上了茶水。
崔老头这小曲儿是彻底听不成了,那声音还不如包厢里头声音大的。
一问一答的,大家都在说着两头的稀罕事,只是再稀罕也真稀罕不过白城去。
包厢里头的故事,可真是整个吴国最天方夜谭的故事了,只是没人编成小曲儿来唱。
轩天从戏园子回来,见着热闹劲也很是唏嘘,开口道:“今儿没有大千红的场儿,受邀去甘国唱戏了,这头是小千红的场,据说是得了大千红的真传,唱的也极好。”
“位置可订到了?”董氏问道。
“订到了,也订巧了,小包房都满了,只有大包房,能坐下。”轩天道。
“这可不是巧了么~”董氏笑道。
轩天心里吐槽:本来人也不算少,真小包房没定满也不够用。
这茶馆里的饭食并不是崔老头很满意的那种。
只是人太多,挪窝也困难,索性将就吃些算了,一会儿直接上戏园子去。
轩空带着野孩子们回来,又是一大阵的闹腾,幸好到了饭点,要不然周边几个包房都听不得曲儿了。
蓝蓝穿成了个球好不容易学会的筷子又不会用了,手臂都转不过来,嘟着嘴念叨南诏不用穿袖子的温暖。
黄圆圆一边喂她一边啐她:“在家的时候念叨外头,在外头的时候念叨家,想没想娘亲和爹爹?”
“想了。”蓝蓝老老实实。
“有多想?能不能穿袖子?”黄圆圆又问道。
“能~”不影响吃饭,什么就都能行。
“爷爷,等我考上秀才,能不能也跟你们去玩儿?”子西问道。
“为什么要考上秀才去?”黄老爹问道。
家里头的孩子都练武,子东子西还更大些,黄老爹并不觉得就非得念书。
“考上秀才有免税田啊~”子西想了想才又道:“姥爷和爹爹教了我这么多年,不考上秀才,我不甘心。可是考上秀才再考举人……”
子西抿了抿唇,黄二郎和于老爹也都看向他,眼中并没有责备的意思。
子西才道:“再考举人的那些策论,我在书楼听着他们清谈都费劲,觉得那般翻来覆去的思虑,我不行,头疼,我就算考上进士也当不了好官。”
“呵呵呵~这倒是实话。”于老爹笑道:“从小就是个削尖了脑袋耍小聪明的,他当官啊,当个贪官能行!”
“姥爷!”子西不干了,众人却都是笑了起来。
“十多岁的男孩子,我这么大的时候那都天南海北了,想出门就出门,不非得当官卖命去。”黄老爹道。
“不当官不等于就不用约束自己的德行了,我们是男孩子,读了书,又练了武,没有德行,能力越大越伤人。”子东大人似的对子西道,就怕他不考科举就放飞自我。
“知道了,哥~”子西最怵严肃的子东,对黄二郎都没那么怵。
“大哥越发有支撑门楣的气魄了~”黄圆圆竖着大拇指道。
“莫胡说,家里是爷爷和大伯支撑门楣,我还小呢。”子东微微有些羞赧的严肃道。
“大哥,你怕是误会了啥~咱们家本来木有门楣~”黄圆圆指着闷头吃饭的黄老爹和一手抱着小不点,另一手还不忘给陈氏夹菜的黄大郎道。
“哈哈哈哈~”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黄二郎只笑盈盈的拍拍大儿子的背,却没有说什么。
子南见子西哥哥被放行了,颠颠的接着家里的话道:“爷爷,我明年想要下场~”
“下呗~”黄老爹丝毫不阻止。
“爹,他手还小着呢!童生试虽不难,可通篇默下来怕他吃不住。”黄二郎道。
“我能默~”子南可怜兮兮的看着黄老爹,怕他改变主意。
“他说能,就让他试试,不能的时候在考场哭鼻子,还是受了罪回来,家里头汤汤水水的补补就是了,拦着他干啥。”黄老爹道。
这话说的,竟让人无言以对。
黄圆圆眼里堆满了笑意,自家爷爷是心真大,大也有大的好处,孩子想如何便让他如何,家是港湾,又不是制约。
“爹?”子南神气活现的挑眉看黄二郎。
黄二郎懒得理他,还是沈河搭台阶道:“那我带着你俩回县里考试去。”
“谢谢小姑父~”子南高兴极了,姥爷和爹爹总是说他还小,手骨太软,便是练字都是不让他练的,只是蒙学都上了三年了,要说书都会背了,字不会写,或者写的丑,那子南也难为情。
哥哥们一起练武时,以前起的略早些,爹娘也是说什么都不赞同。
哥几个那会儿就撺掇着偷偷练,同进同出的都有他,他便也躲着大人偷偷练字,这都是子东子西教的,自然也不会拆穿了去。
别的倒也无所谓,子南过年也七岁了,该练字了,只是下一次县试的时候,黄二郎就打算上京了。
到时候,家里一众学子中,就子南没有功名,差就差在年纪上,他哪里肯?这不就非得闹着要考呢嘛~
于老爹也知道,县试通篇考的,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个东西,考秀才也就是释义,考学院院试那就更不用说了,山长都就差住自家书楼里了。
琢磨来琢磨去,里外里都是把握,唯独子南年纪太小,怕乍暖还寒的日子里,三天的县试,身子熬不住。
“县城那个双桂坊那头不是有个小宅子?回去路上带着去认认门,到时候县试也不用住客栈里头了。”董氏对黄老爹道。
县试并不是贡院那般封闭考,当天的考完交卷就能出来,累也是累在没把握默不出来和客栈人多休息不好上。
当年黄二郎赶考因着家里穷,盘缠只够跟人挤着睡大通铺,
到家的时候,那人都造得蜡黄蜡黄。
说起县试,董氏就惦记起来有那么个地方,兑银子的时候,圆圆带她去过一回。
第417章 归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