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远门了?”董平道。
“嗯哪!挺远!”董氏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眼角道。
“啧啧啧!我小姑姑是了不得,跟仙女似的,越发年轻了!”董安起身站到董氏身边,没大没小搂着董氏的肩膀道:“哥,你看看,是不是跟我闺女似的?”
“噗!那倒也不至于!”董氏乐得不行不行,却也不多说,问黄彩彩道:“春梅呢?”。
“前头呢!”黄彩彩说着,脸色不自觉的沉了些。
“咋啦?”董氏问道。
“身子不大好。”黄彩彩道。
“可是伤了元气?”董氏问道。
女人家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所以只热闹了几句,董氏就先问春梅。
黄彩彩点了点头低声道:“日日吃着药,恶露还是不大好。”
“我看看去!”董氏急道。
“屋里收拾收拾,方子拿给我看看。”崔老头交代道。
他是大夫,自己倒是没什么忌讳。
只是妇人家自己个儿比较忌讳男子进血房,所以这么一交代也就是有事儿说话,他能帮上忙,这么个意思。
董氏点点头,先往前院去了,董平他们听着前头闹腾,也去凑酿酒的热闹。
林二爷招招手,便和黄圆圆崔老头三人一起说说话儿。
“亲家母~”
“哎哟~亲家母!可回来了~来来来,进屋。”西厢廊下,老万氏在煎药,见着董氏和黄彩彩过来,招呼道。
老万氏年纪大了,真的伺候春梅也弄不动,上午黄彩彩不在家,便都是包氏和轩阔在伺候春梅,春娣还没嫁人,春梅怕吓着她,不愿意让她搭手。
一进屋,包氏喊人,董氏看见春梅脸色蜡黄的半躺着,皱眉问道:“这是咋啦?”
春梅闻言,眼泪扑朔朔的掉。
“老三家的,你去后院请崔先生来。”董氏见襁褓里的孩子也是蜡黄,也顾不上问了。
“诶!”包氏应声就出了屋。
崔老头见包氏来的这么快,便也知情况可能不大好了,也不耽误,起身就先去看万春梅。
崔老头给万春梅把了脉,又给孩子的襁褓解开看了看,心中叹了口气问道:“没喂奶了吧?”
“没有没有,春梅也不大起得来身。”黄彩彩道。
“药停了吧!本来不是什么大毛病,反而是积了药毒,肝胆都吃不消了。”顿了顿对董氏道:“让圆圆兑两桶水来灌,先排便。”
倒也不是崔老头开不出来方子或者偷懒,而是实在母子俩药毒已经积得深了,没必要为了显摆医术再去开方子抓药熬药浪费时间。
“我去我去!”包氏刚都没顾得上跟闺女说话,这会儿主动提出去提溜黄圆圆。
“这孩子~”黄彩彩欲言又止。
崔老头看看黄彩彩,又看看万春梅,开口只道:“放心。”
黄圆圆跟着进屋,一看小外甥露在空气中的肚子和肤色也有些皱眉,先将水放下,崔老头和黄彩彩分别给两人喂了,门外传来轩阔几人和万氏说话的声音。
“阔,你给我把屋收拾出来,一会儿我带你儿子过去。”
“诶!”轩阔听到崔老头交代,赶紧应声去帮着收拾屋子。
新盖的屋也有不方便的地方,石宜交代于氏和黄萍萍她们白日里先不要用水,防止烫伤或者着凉。
轩阔这儿给收拾好屋,崔老头就抱着孩子走了,包氏陪着万春梅收拾着上厕所洗漱,再灌水这些活儿,董氏跟黄彩彩便先出了屋来。
东边还在喧闹着酿酒的事儿,西边老万家几个大人就跟董氏说话,起初母子都是平安的,到洗三那天都没事,孩子吃奶也吃得好。
只是过了半个月,孩子的肚子越发大,四肢却纤细起来,大夫来看过,也只说可能是肝胆不大好,便配了方子给万春梅吃着喂奶,到了满月时候,万春梅也黄了起来,请了大夫来看,没看好,后来还是请了秦婆子来,吃了三贴药,身下便开始不干净了,刚开始都是黑臭的,现在都已经好了许多,可却也止不住,只得又开了补血的方子吃。
“是报应。”万银根颓然道。
“别胡说!”董氏责怪道:“崔先生说没什么大事儿,他能治就行。”
“爹,别总说这样的话。”轩阔按着老丈人的肩膀道。
孩子不大好,最自责的就是万银根,林二爷这次回来说盖房子的事儿,万银根亲手扒了大灶,说不杀猪了,再也不杀猪了。
就这事儿整的林二爷也挺懵,却是真不知道女人家屋里头的事,又是老万家的忌讳事儿,便是包氏一直照顾着,却也不会拿来说嘴。
是以回来之前,黄圆圆于氏她们都是不知情。
黄圆圆也挺担心,跟着崔老头一起进屋问清楚病理以后很是无语。
不管崔老头怎么收拾娃儿了,拎着扫把就冲到西跨院给轩阔结结实实揍了一顿,一边揍一边骂:“是不是你给喝的羊汤?”
“是不是你给喝的鹿骨头汤。”
“是不是你给我大表姐顿顿补的发燥。”
“咋了咋了?”
董氏懵了,万银根护着黄彩彩他们仨在廊下,就见轩阔也不敢躲,也不否认,只连声问着咋了。
“咋了?我让你咋了!我让你咋了!”黄圆圆气的不轻,真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
“你给我大表姐这么补,补的奶水里全是火气,小外甥喝了,大便大不出来,那肚子硬的跟石头似的,我让你咋了!”
越想越生气,还得甩他两扫把。
“这么回事儿?崔先生说的?”黄彩彩问道。
“嗯哪!黄也就是晒晒太阳的事儿,就是上火,排不出大便来,那药毒淤在了肝胆才会越吃越严重,崔爷爷给少少的喂着些泉水,揉着先排便呢。”黄圆圆道。
“呼!那就好,那就好!”黄彩彩总算是松了口气,而后,拿起大扫把开始撵着轩阔打:“说什么来着?怎么说都不听!补!补!补!我让你补!我让你补!补的咋样?补啊!补啊!我让你补!”
为这事儿提心吊胆一个多月了,家里有这么个玩意儿,能治好才怪!
一到家,一院子的鸡飞狗跳,万银根号啕大哭,于氏她们听见动静过来听了始末,也都说轩阔该打,该往死里打!
一群女人手底下没多大劲儿,又打又骂的姿势摆的倒是很足。
万春梅坐在马桶上咔咔灌水,听着动静,包氏又跟她说了根子,那真是相当无语,可到底,心里头也释然了,继续闷头灌水,拉肚这时候能救命。
万银根情绪平复下来,帮着女婿扛揍了,这场闹剧才算完。
于氏她们都收拾好了,因着大灶也扒了,所以后院屋子也都是齐齐整整的,厢房只七间,空出来的位置在前院后头建了一排倒坐,柴禾这些总归都还要位置堆放的。
水井在西厢这头,所以后院没有弄灶房,走廊连着走廊,中间圈出来的是菜地,东厢最里一间仓房顶到墙根连着冰窖,西厢最里边一间仓房顶到墙根做菌子的烘房,这就齐活了。
轩空他们几个还住东厢,董氏他们大人住西厢,孩子们则是都打发去了后院。
董平董安见了董氏一面也就安了心,家里头眼看着忙乱的很,吃过晚食就回镇上老宅去了。
冬日里黄昏这会儿,天黑的早,打发孩子们去洗漱休息,大人们则围在了堂屋喝茶。
“咋没见轩哥儿?”黄老爹问道。
“跟着敏之在北边做活儿去了。”林二爷道。
“石原,可认识?”崔老头问戚光道。
“我们家堂叔爷。”石宜道:“可是遇见了?他老人家很厉害。”
“在白城做复眼营生。”崔老头点头道。
“你们买到复眼了?”林二爷问道。
“带了两副回来,你试试。”崔老头一拿出来,林二爷就迫不及待带上了。
“这个很费神。”崔老头友情提醒道。
“果然很神奇!”林二爷带上了七级镜就出了堂屋各种张望。
“娘,我不打算再杀猪了。”另一桌,万银根对董氏道。
轩阔老老实实坐在这一桌,头都有些不敢抬。
只听万银根接着道:“阔哥儿是个本事孩子,就是咱乡下人,也没见过啥好东西,不懂那些个好东西咋还能把人吃坏了。
我想着到底还是我杀业太重了。
就想让他带着春梅和娃子出门去立户。
我们在家守着苞米和发糕铺子也能给闺女们都踏实出嫁了。”
万银根是真的吓着了,他四个闺女,那杀业重祸及子孙的话都听了半辈子了。
就想让春梅出门子去。
无后,也总比好好的心肝肉宝贝再被自己克了。
董氏几人闻言,心里头也怨怪轩阔太瞎来,可嘴上却也不老提这事儿了,董氏道:“不杀猪也好,至于阔哥儿两口子上府城还是上郡城,或者是就乐意在家,那都让他们小两口自己个儿商量去。”
“爹娘奶奶在家,我们也在家。
就算不杀猪,家里头也不少活儿呢。”轩阔表态道。
“胡说,我跟你娘还年轻着呢,哪里要你们陪着,伺候小的读书举业才好。”万银根坚持道。
“老的都伺候不好,小的举业也没用。实在不行就等他大了,给二舅母提溜着去读书。
我也不是个读书的人呐,伺候也伺候不来。”
轩阔道,越相处,他便越发贪恋这平淡的日子。
作为一个孩子,能有父母兄弟,对他来说已是幸福,至于前程,那真是随便。
董氏真是被他气乐了,合着孩子才两个月,这就打算好了当甩手掌柜了。
“咋我就专门伺候读书的呗?”于氏也插科打诨道。
第418章 家里头有个祸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