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就剩下娘俩,婆婆晚上到西屋陪着她一起睡。饭也吃不了多少,好做得很。谁做都一样。
这一闲下来,林绣就看书,宋凛走之前教会她拼音和怎么查字典了。她就按着字典的顺序,一页一页的练字。照着字典上的字扒。认字当然是假的,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
家里有她陪嫁过来的缝纫机,大嫂子来借用扎鞋面,看她在写字,语气酸溜溜的,“这可真是嫁了文化人,就是不一样。老五媳妇这是也打算考大学呢?”
“考啥大学呀,就是学着认几个字,省得被人卖了帮人家数钱的时候,分毛元都分不清楚。”
林绣才不惧她呢,她公公都干出那样的事了,她们都好意思跟自己家一样说来用她的缝纫机就来用,没脸没皮的,干啥要给她面子。
“那倒也是。将来跟着老五进城,咋的也得会看路牌子吧。”
“进啥城呀。咱又不能跟着吃红本,国家不给发粮食,进城了坐吃山空的,还不如在家呢。咱红星县风水宝地,没灾年,产粮大县,在家种地挺好的。别的我也不会干呀。难不成,进城没饭吃了,还得回来求着大哥大嫂救济?那成啥了。”
“哎呀妈呀,看你这说的,我们两口子干活,养活一家五口,喝粥都喝不上,能救济谁呀。还寻思着你们干部家庭人口少,宽裕了,接济接济我们穷苦老百姓呢。”
“咋就人口少了呢?我可是打算照着十个生呢。反正挣钱了嘛,不养孩子,还指着便宜去?”
想惦记我家的东西?咋不美死你呢。
“对了,大嫂,我听我妈说,年前准备我们婚事,家里杀猪的时候,炸的一小坛子油让你搬家去了?这会子婚事办完了,厨房地方也腾出来能放得下了,你下回来用缝纫机的时候,顺便给我抱回来呗?”
就说这人得有多不要脸,她上次来过节,明明记得家里的油坛子是个巴掌大的小坛子。这里只看到一个大坛子,就问婆婆小坛子哪去了。
真就是顺口问一句,没多想的。结果婆婆连说带比划的,跟她说,年前准备婚宴家里杀了一头猪,卖了一半留下一半做席面。炼了一大一小两坛子荤油。
大嫂李平非说准备席面的菜太多,厨房里堆不下,别把油坛子碰散了,她帮着拿到她家放着去。
这可一放就有去无回了。婚礼都过去半个月,也不见她把油送回来。倒是好意思大大咧咧的来用缝纫机,提不提念不念的。
“啊,啊,行,下回我来给你送回来。”
李平说完夹着她的鞋邦子就走了,跟后面有狼撵似的。
之后再也没来过。
三叔家的四哥四嫂与老大家是邻居,就隔着一道墙。四嫂来家跟林绣要花样子的时候,笑得什么的跟她说呢,“大嫂在家里骂大哥没出息,连几斤猪板油都买不起呢。你那油算是进了老虎嘴,别想要回来了。哎妈,你是不知道,那天他们家烙饼,也不知道放了多少油,能香出二里地去。把我馋得,晚上睡着了做梦把你四哥胳膊差点咬出血来。”
老四老两口结婚一年半,四嫂这会子带着五个月的肚子,可不正是馋的时候。
这话说得把林绣给逗得不行,又觉得心酸得很。怀着孕,想吃点啥也没用。可怜见儿的。
到底用碗给盛了小半碗的荤油让带上,哪怕是炒菜放点呢,也能借个味儿。
四嫂说啥也拿,还好意思,“跟你说着闲话的,乐呵乐呵就完了。”
她是真没有要荤油的意思。这东西金贵,谁家也不富裕。
二伯家有,那也是辛苦挣来的。
林绣强给塞到手里,“拿着吧,不是给你的,给我大侄子的。等他长大了,你就跟他说,让他念着这半碗油,多孝顺孝顺他五叔五婶,啥都有了。快走快走,不留你。放衣服里,别让别人看到了。”
四嫂念叨着,“你这一杆子支到三十年之后去了。”
到底把那碗用棉袄遮着,带回去了。
第27章 人走心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