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绣是后来听说的这些,她当时麻药都没醒,哪里能知道。醒来以后,麻药劲过去,又疼怀疑人生,看了丑巴巴的小猴子两眼,也没生出啥为人母的喜悦啊,人生圆满的幸福感什么的。
光剩下疼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小子的福气在后头呢。”
来医院的时候,车头坐不下那么多人,姥姥岁数大了,折腾不了,婆婆不能说话,是李红霞陪着过来的。
孩子生下来,宋凛再又回去处理县医院那边的手续。
送他们来的车,人家司机冒着大雪就回去了。
别的什么都没说。
感谢的事现在顾不过来了,过后再说吧。
省医院的病房可没有那么些床位给陪护住的。
李红霞都是在长条椅子上对付着睡,还得看孩子。她自己又没生过孩子,有些不懂的,都是同病房的其他家属帮着处理的。
开刀是大手术了,林绣至少得在医院住一周,大雪封路,天气还冷,车也不好找,坐马车出院回家的话,这么冷的天,产妇和孩子都受不了的。
怎么办?
宋凛就在省城咂摸房子,先租上一两月的,好歹等路开了,林绣的身子也恢复好点,再回去。
找了五天,租到了一个院子。一个月三十块钱,租了三个月。
筒子楼那样有暖气的好房子是别想,能租到的就是个人家的院子。
这时候的标准的普通小院,差不多就是百十平,前面一间半门房,十十来个平方。中间带个三四十平的小院,再加四十平左右的两间主屋。
有些人口少的人家,会把门房出租。这种的,一个月就是三五块钱顶天了。
整个院子出租的,十五块钱一个月都是高价。
宋凛租到这个,是商行街后身的一处院子,是一处二进院的第二进。前面连着商行街上的三大间门市。
这地方是房东家的祖产,前两年返还的。房东一家都有正式工作,单位分了筒子楼。这地方就没人住一直空着。
前面的门市最早是古玩铺子,后来关门了。归还房产以后,一直也没租出去。
后面的院子,也不小。带着三大间的门房,东西各两间的厢房,还有大五间的主屋。
谁能租得起这么大的院子啊,光是取暖的煤就用不起。早前是街道办事处。归还后跟前院一样,租不出去。
宋凛找房子找得急,也有小房子,不是太破败的,就是没有取暖设置得现搭炉子盘炕的。
这院子最大的好处是,门房里有现成的炉子和炕。原来是给看更的人住的。
但是房子不单租,只租门房人家不答应,要租就租整个院子。还不短租,三个月起租。
急着用,也只能咬着牙认了。
租下房子,宋凛就回学校,找寒假留校的同学帮忙,收拾屋子打扫房间。买煤买柴的。
留校的学生不少,遇上这样的事儿,谁能不伸把手。
还有找了外校的老乡来的。
几十个人干。两天时间。
林绣出院的时候,屋子住人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除了因着屋子大,烧的时间短,还没有暖透,温度有些低之外,就没什么不好的了。
第36章 大难不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