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聊学校的事,聊国家大事,聊新闻,聊政策。
      讨论知青回城以后,工作的问题。聊各自家里遇到的哪些现实的困难。
      林绣都觉得很有收获。
      听他们聊天,再结合她自己的观察,越发的清晰当前的环境。
      她是肯定不会在省城这么白住着每月花着房租一分钱不挣的。
      最后她选了个啥项目呢?
      到医院门口卖小米粥和茶叶蛋。
      是带着卤肉卤蛋去医院看娄大夫感谢救命之恩的时候,遇上的买不到饭的患者家属念叨。回家又看到家里给准备的坐月子没吃完还剩下的两百多个鸡蛋。才起了这念头。
      主要是做这个确实不用多少本钱。
      商行街离省医院还近,就隔两条街,走路十几分钟就到。
      说干就干,没有车,她找了一个在胡同里骑三轮车拉人的知青,大冬天的他一天也拉不了多少活。租了他的车,一天三毛钱。
      又买了两个铁皮炉子,两个锅。一个锅里熬小米粥,一个里面放茶叶蛋。立马就能开张。
      小米粥一毛钱一碗,茶叶蛋一毛五两个。但有一个两毛钱的套餐,两个茶叶蛋,小米粥不限量,管够。不要票,给钱就行。
      去掉各种成本,利润对半开。
      遇上小米粥要得多的,少挣点。要得少的,多挣点。
      开张第一天,一大锅,一大锅小米粥,一中午都没够卖的。五十个茶叶蛋还剩下二十几个。
      回来算了下,挣了一块三毛钱。
      “就卖个粥,能挣那么些钱呢?”
      仨老太太在家里算账,一天挣一块三,一个月就是三十九,都赶上一个工人工资多了。
      都不相信。
      “才第一天,看不出来啥,不一定每天都能挣这么多。”
      是,是没有每天都挣这么多。
      是每天都比前一天挣得多。
      干个半个月,过小年了,每天早上、中午各去一趟,一次一大锅粥,多的也没有。
      收入基本稳定在了为两块五左右。
      这还是因着,刚卖三天,就有竞争对手了。人家也卖粥,五分钱随便喝。还有一家也带着卖鸡蛋的。
      没有对比,还感觉不到自家的东西多好吃。
      一对比,林绣的买卖更好了。
      她卖的粥不稀,粘稠,香。茶叶蛋的味道,别人学不来,特别好吃。
      大多数是买给病人吃的,不是特别困难的人家,当然宁肯多花五分钱,也要买味道好的了。
      宋凛放假以后,早上就不让林绣起早去卖粥了,他去。
      林绣怕他这个闷葫芦嘴笨,不会做生意,开始还不放心,偷着远远的跟着看了两天。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人,太朴质,太好了。
      根本就没有人为难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最多就是买茶叶蛋的时候挑一挑个头大小。有个老太太看到锅里有一个特别小的鸡蛋,让他搭一个,他同意了之后。老太太就天天光顾,还给带了好几个顾客来。
      林绣看他能干得了,就没再说啥了。
      只中午会跟着一起出摊。
      这活儿干个五十天。
      年都在省城过的。
      房租到期,再租下去不合算了。
      挣了一百零九块三毛二分钱。
      房租钱都挣回来了,讲客吃饭的钱也挣回来了。
      花销就是一家子的口粮。
      这就不错了。

第38章 第一笔生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