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每天除了吃饭时间,差不多都待在地里。
也不知道人家看出来啥的,反正是拿个小本本,不是挖土就是扒拉菜秧的。自留地的玉米也看,还对比菜园子的菜和大地菜的区别。
隔几天还弄回来些瓶瓶罐罐的量杯量筒什么的做实验。
引得村里的孩子们看景似的跟着看热闹。
老人们倒是都没啥好奇的。
年轻学生见得多了。
前些年,哪个大队没有知青。
还不都是年轻学生嘛。
那花花绿绿的事儿,哪个老人心里没有一堆。
早都不好奇了。
家里有客人,不好天天吃青菜,干脆直接杀了一头猪。按姥姥教的,把肉用盐卤上,放在阴冷通风的仓房里,能放得住,够吃整个夏天的。
姑姑知道家里来了这么些人,让表弟隔三差五的就送一篓子鱼来。打出来什么是什么,也不讲究什么大的小的。
同学们也没挑的,林绣做饭舍得下料,味道又好。大锅饭大锅菜的,抢着吃,什么都吃得很香。
之前说了要建大棚,砖早给拉回来了,学生们一来,就找瓦匠开工,按他们的要求建带暖道的暖棚。
有姥姥支援的那么些钱,不用考虑费用的问题,当然,谁也不会故意浪费,都是尽可能省着来。
大棚建起来,是带着一个小火炕的,方便看大棚。男同学们自动自发的轮班住大棚里了。
建好之后,就开始种,种的啥,林绣也没问。可着他们折腾去吧。
这些个学生,跟知青还不一样。
他们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身上都带着干部身份呢。上着学每月都挣补助,毕业分配工作,单位眼见着差不了。
他们没有知青那种看不到未来的迷茫。
一身的冲劲和朝气。
赶上阴天下雨,不能下地了,这一帮子在家不是朗诵诗歌,就是唱歌跳舞的,有人还带着吉他,还有伴奏。
就那个氛围,是知青们绝对没有的。
家里的两个小宝宝,成了团宠。
能在放暑假的时候,不回家,跑同学家里一住一夏天的,不用多说,肯定是一群单身狗,或是正在搞对象的。
没做过父母的人,对人类幼崽这种生物,大部分天然就带着好感。
昭阳和小静长得还好看,也都不是哭唧唧的孩子,格外的招人喜欢。
昭阳臭小子快胖成球了,身子壮实,胳膊腿有劲,特别淘气,爬得可快,不怕生,谁抱着都冲人家笑出两颗小米牙,口水直流。
男生们抱着他往上扔,也不害怕,咯咯咯的笑得不知道多欢实。
小静比他文静多了,也瘦多了,但是长得萌呀。大眼睛扑闪扑闪的,一笑,眼睛弯成月牙,不知道多可爱。还挺傲娇,一般谁拿吃的逗,都不理的。
要是谁把人惹到了,要哭不哭的,眼睛里充满的泪水的小可怜样儿,能把人心萌化了。
不知道多受宠。
俩孩子,大家都抢着看。
这一个夏天,家里总是十几个人,得管吃管住。又是菜,又是猪,又是鸡鸭鹅的,还有小卖部。
别人看着,都替林绣忙得慌,看着她就累。
但其实林绣自己还真没觉得。
活都是大家帮着干,比她自己在家的时候反而轻松。
别人看着忙,实际就是每天要张罗的事情多一点。
这个她倒不觉得有啥。
还挺乐在其中的。
姥姥说,她这个,就叫张罗命。
第49章 张罗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