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还能有比新闺女更可信的人嘛。
“彩霞呀。行,这丫头跟我也对脾气。就住在我们家,错不了。”
姜大胖的夫家姓王,闺女叫王彩霞,刚十六。
“那就没事儿了。回头我就把人给你送过去。”
行行行,没问题。
人家姜大姐家有闺女,自家没有啊。
“咱家也没有合适的亲戚啊。”
林绣在家犯愁,在饭桌上还念叨呢。
省城活儿干完,一家子就回三李屯准备春耕的事了。
宋爸想了想,“倒是有一个人,不知道人家乐意不乐意来。”
谁呀?
“你赵叔家的小儿子,高中毕业,到县里的零件厂当学徒工,一直也没转上正式工。年前我跟你赵叔喝酒,听他念叨着想给办个镇上中学的民办教师,不知道办的咋样了。文斌那孩子稳当,不是那张扬的,管个账啥的错不了……”
“看我赵叔给安排的活,还是想干工的意思吧?咱这个人家的厂子,人家能愿意让孩子来吗?”
“哪天我问问去。”
宋妈在旁边比划。
看着是她心里也有目标。
谁呀?
还是宋爸看得明白,“啊,你妈说王青河的媳妇美云,还真别说,那孩子当初还是我给介绍的。她哥结婚我在他家干活,就相中这孩子了,干活利索,干净。初中毕业,学得可好了。恢复高考那年,要不是已经结婚了,没准也能上大学。咱村上送公粮,队里算账,她那算盘珠子打得比老会计都好。”
这一说,林绣也想起来。
可不是嘛。
曲美云跟她关系正经不错,咋就把她忘了。
“那先问问赵叔家文斌,不行就找美云吧。”
宋爸第二天骑着自行车就去丰收镇了。带着两瓶酒,半个卤猪头。
是林五哥过年的时候,往省城送了两头猪,家里老人孩子满打满算的才九口人过年,怎么可能吃得完。一头猪的一半都没吃完,已经都顿顿吃肉了。
这不是回来的时候,拿回来一半嘛。二月二,林绣把猪头猪脚和边角料都给卤上了。
宋爸跟赵叔是铁哥们儿,上门吃饭自己带吃的不算啥,赵叔平时得了啥好吃的,也乐意带上来家里让林绣给做了,老哥俩喝点儿。
下午回来,宋爸说,赵文斌的民办教师办下来了。开学都已经去镇中学上班了。
那就只能找曲美云问问了。
“那我必须得干呀,这好事儿,我还能放过去?”
林绣一说,曲美云当时就同意了。
“你也别太痛快了,得回家跟我三哥商量商量,地里的活咋安排。再说,你俩孩子呢,是不是得问问铁牛叔和婶子,能不能帮着看?厂子真要是建起来,得有规章制度,按点上下班的。”
林绣也是先把丑话说到先头,可别到时候动不动请假回家浇个地,喂个孩子的,那就没法管了。
“这有啥好商量的。我家也没开荒,总共不到二十亩地,全种玉米的话,一个人就能干得了。再说我上班不也还有下班时间呢。孩子更是小事儿,小的都三岁了,谁还不能帮着看一眼了。没事儿,你就放心吧。”
她脑子得多没数儿,这好活不干。
林绣一个月给开四十五块钱工资,一年五百多块钱,种多少地能挣回来?
必须得干呀。
第62章 咸菜厂提上日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