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把县城的刘姐和她老头给找来了。县城的小馆子她儿子媳妇自己就能干,儿媳妇还很高兴能自己做主。
      老两口来给林绣打工。
      他是干老了餐馆的。后厨重地,该怎么装修,要注意什么,再清楚不过。
      自家开的是饺子馆,馅料是第一位的。
      炒菜的厨房和包饺子煮饺子的是分开的。
      馅料里成料的部分,是秘方,这个要林绣自己做的,不假任何人之手。其他馅料的配比,也是刘姐一个人掌握。
      这会子没有冰箱冰柜,也不是没有,是太贵,用不起。
      那么用料就讲究个新鲜。
      猪肉都是当天现杀现用。
      五哥的养猪厂每天工人半夜起来杀猪,收拾好了,肉和下水边角料一并送到省城。下水边角料卤了单卖也是菜。
      他厂里的猪现在大部分都是卖到省城,每天都有来往拉货的车,不用单独送,很方便。
      牛羊肉刚开始没敢准备多,准备有人现点现买肉,也来得及。
      刚开始,也不知道市场是个什么接受程度。也没有搞太多的花样,馅也就是几种最家常的,猪肉大葱的,猪肉白菜的,猪肉萝卜的,牛肉萝卜的,羊肉茴香的,韭菜鸡蛋的,角瓜鸡蛋的,再加一个油渣馅,冬天油渣酸菜,没有酸菜的进候就油渣白菜萝卜。
      总共就八样。
      菜品也没有什么特别麻烦又贵的菜。
      都是家常。
      三十六道菜。
      林绣很谨慎的决定先试营业一个月看看行情,到时候刚好秋菜也下来了,再决定需要囤多少菜。
      服务员和帮厨都是提前一个月就招好的,林绣白给开了一个月工资,为的就是挑最好的,最灵伶干净的,亲自培训,挑人。
      厨师有刘叔一个不够,又重金请了一位。帮厨好找。
      还有三个专门包饺子的大姐,手脚特别麻利的。
      都选好了,给统一做了服装。
      规规矩矩的。
      八月二十号,正式开始试营业。
      买了两挂鞭,热闹一下,也算是广而告之。
      又搞了活动,开业大酬宾,每桌送一盘小菜一盘咸菜外加一瓶啤酒。
      别说是八七年了,就是再过二十年,有活动,都能打动很多人的。
      大红纸贴出去,到了饭口,很快就有客人上门了。
      林绣好歹也是后世熏陶过,打过无数工的人。
      提前还定了五百张挂历,上面都是最流行的电影明星。
      在明显的位置印上锦绣馆子馆的名字和地址。
      挂历就放在门口的收银台,每个结账的客人都送一张。
      这一套又一套的动作下来,开业没两天呢,电视台就来报道了。
      没见过这样儿的呀。
      当新鲜事儿报的。
      本地新闻这么一报,省城的人就都图新鲜来凑热闹,特别是年轻人,都好赶了时髦,追个流行什么的。
      都一窝蜂似的跑过来。
      价目就在进门收银台后面的墙上,特别醒目。
      所以一看都是能消费得起的,更没啥顾虑了。
      平均下来,一人一斤饺子一个菜的量。
      尝过之后,味道确实是好,说不出来的好吃。
      堂间大,装修好,看着就干净敞亮,桌椅摆放的特别的规矩,服务员服装也统一,服务也好,看着就顺眼。
      软件硬件各方面都没得说。
      想不火都难。
      试营业一个月,就回本盈利了。

第91章 锦绣饺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