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前货车多,吃饭的人就多。
陆家栋也一样,他自己也得开车呢。
年前酱料厂的货都卖疯了。
越是日子好过了,人们手里余钱多了,就更乐意在吃喝上花钱。
一块钱半斤的料,能拌五斤咸菜或者十斤拌菜,能吃一个月。
谁也不差这点钱了。
货简直卖到飞起。
两口子都忙,陆家栋更是起早贪黑,一天到晚的不着家。
晨曦回去,其实也不怎么能见到干爸。干妈也忙。
她可懂事了,在家里看着弟弟写寒假作业。
到饭点了,小姐俩一起就去饭馆吃饭。吃完饭边走边玩的回家。
有时候饭馆里忙不开,她在帮着摘个菜什么的。
家里日常打扫卫生啥的,也是她在家干。
村里那么大的姑娘干啥,她也都差不多。
有的人家,那么大的孩子都能自己做饭了。
没人让她做,架不住孩子好奇,啥都想尝试啊。当成过家家了,在家里瞎糊弄着做。
做得半生不熟的,显摆得不行,还拿去给干妈送饭。
往饭馆送饭,也亏她做得出来。
李红霞还不能说不好吃,孩子嘛,得鼓励。
可你一夸她,更来劲。
李红霞也不管了,祸祸吧,也祸祸不了多少东西。
这不是,年前回省城的家,人家学会做饭了。
回来这一顿显摆哟。
过年做年夜饭,她还想帮忙。
帮吧。
想干就干呗。
林绣还得特别欣慰的跟孩子说,“我闺女真棒,都能帮妈妈干活了。”
这个年,她真是忙得不行不行的,饺子馆开业第一年。
好些人提前就到店里预定二楼的包厢,还提前点好菜,定好哪一天几点来,好方便店里提前配菜。
婚宴那边儿,从初五到二月二,也全都定出去了。
现在手里有点小钱的生意人不少了。做买卖的嘛,都讲究排场。
有婚宴酒楼了,那必然得安排上。
也不只是婚宴,还有老人生日,同学聚会什么的,三五桌到三五十桌不等。
一楼的散客就更不用说了。
平时不是饭口的时候,基本没几桌,过年的时候,好像也没这个讲究了,从早到晚人都不断。晚上忙到八点多,要是不主动关门,都还有人进门。
金根花做为店长,张罗得比林绣这个老板还忙。林绣主要就是帮着收收钱,看看菜,有常客来了,应酬一下。她是上上下下的满场飞。
整个寒假,她女儿金海兰都是在林绣家里过的。
一直忙过了正月,客流才算是稳下了。
广告的热度也过去了。
当然,火还是火的。没有火到一桌难求的地步了。
加上后来陆续加的桌,一楼大厅标准四人桌放了三百八十套。
每天中午晚上两个饭口,平均还能翻台一点五次。
不忙的时候,店里五十多个服务员,都帮着包饺子。
专职包饺子的阿姨已经增加到十个人了。每在从早到晚的忙,也就是够当天卖的。
第93章 孩子都散养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