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你看这事闹的,恨了半辈子,怨了半辈子的人,居然同一天的走,倒是真应了那一句,黄泉路上能做伴了。
      ……
      葬礼办得规模非常大。
      刘家三兄弟日子过得不孬,大表哥二表哥虽然跟林家大哥一样,不显山不露水的,表面看着没做啥大买卖,一个开着个水果店卖水果,一个开了服装批皮,卖衣服。
      手里房产物业都不少的。不差钱的时候,朋友就多。
      三表弟这些年种粮食,收粮卖粮,建粮库盖烘干塔,一直没离了粮食。买卖也做得不小。
      再加林家八个孩子的亲戚朋友。
      村里的乡亲。
      就剩下这么一个共同的老人了。
      还都不差钱,可着能办多大办多大的规模办的。
      就是要让姥姥风光大葬,得办得比当年的王爷格格葬礼还要风光。
      不管是不是做给活人看的,反正子孙们尽了力,心里不留遗憾。
      忙活完丧事,就进了八月了。
      也没有心情再去海地旅游。
      孩子们聪明,知道大人心情不好,都可懂事的两个大的自己把自己安排好,还主动的带弟弟,不让吵了大人。
      晨曦从小就是太姥姥带,跟她太姥姥比别人都亲近。
      小姑娘还本来就粘人。十三岁,要上初中的人了,也知道什么是死亡。
      太姥姥一走,她哭得眼睛肿得跟桃一样。
      自己也消沉了好久。
      还越发的看着她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
      四个老人,谁离开一会儿,她就急得什么似的找。
      特别是她奶奶,从小看她到大,越发的离不得。
      像是怕他们也跟着太姥姥走似的。
      一直到开学。
      一家子才从悲伤的情绪里缓过来。
      家里的气氛了也没那么压抑了。
      就在这个暑假,还发生了一件事,引起了林绣的注意。
      就是中韩建交了。
      是,没错,九二年了,才刚刚建交的。
      林绣也是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才知道这个事情。
      真的从来都没有注意过。
      上辈子有那么十几年,韩流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
      她看到这个消息,脑子里下意识的反应还是化妆品,东大门的衣服,小饰品什么的。
      还有济州岛五日游,不用签证,几千块就能去一趟,非常方便。
      “叫上金银花,咱们去一趟韩国吧?”
      孩子们开学以后,林绣跟宋凛商量着,想去韩国看看。
      去韩国?宋凛被她这突然的提议,给问的有点懵。
      “去韩国干什么?”
      林绣没法说去看看衣服化妆品小首饰什么的呀。
      “咱们这么多年还没有出过国呢。你看姜姐和老王大哥多潇洒,年年都出去玩儿,又是欧洲,又是东南亚的,咱们都没有出去过。”
      姜大胖是个特别能顺应时代潮流的人。
      她的山货生意在渔村做得特别红火,这几年人已经搬到那边住了。省城一年也回来待不上两个月。这边的铺子也都交给王彩霞两口子了。
      儿子管着南边的店,他们两口子闲下来,就玩儿开了。
      港岛那是说去就去的,也在那边买了房子。出国游更不用说。
      宋凛听林绣这么说,再加上这段时间,心情也确实不好,想出去散散心,那就去吧。

第95章 姥姥走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