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魏立国不足五十年,已传三世,现任魏皇年号元康,本名魏奂,原本只是开国高祖皇帝四子,因太子继位不足一年便无故横死,膝下几名幼子难承社稷,只好兄终弟及,江山这才到了他的手里。
      如此得位,难免有不正之嫌,以至于这些年朝堂坊间的小道微词就没停下过。
      以至于现在火到出圈,连北荒西胡都知道的造反顶流天团天清会,没事都喜欢围绕这一点口吐点芬芳,搞些精神攻击什么的。
      一个皇帝在位十五年,还天天被人揪着上位史明着骂。
      只能说这皇帝当的确实是不咋的。
      这也与他的统治根基有关,魏氏自战乱中立下新朝,最大的倚仗便是传承几百年的世家底蕴。
      作为前朝天下世家之首,大魏得国的基础,就是天下大小无数世家的支持。
      这使整个大魏国的建立,天然便缺少了一些革命性的色彩,以至于整个官吏体系、治国框架,与前朝并无太多区别。
      这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大魏世家之昌盛,更胜前朝,整个中央的集权程度,弱到令人发指。
      这也是如秦家这种顶尖世家,对魏氏统治颇为不屑的原因。
      高祖皇帝一世枭雄,晚年也曾大兴科举,试图变法革新,削弱世家势力,可惜最终的结果就是继承他遗志的太子中道崩殂,后上任的四子魏奂,也三天两头的被人明嘲暗讽。
      这背后自然少不了大大小小世家的推波助澜,皇权衰弱,世家自然崛起。
      这也直接导致了天清会这种农民起义军的产生和壮大。
      世家势大,必然导致大量土地兼并,普通百姓没有风险承压能力,随便一个意外就可能被迫变卖土地,沦为佃户、奴仆,如此往复,阶级上的两极分化很快便会达到一种匪夷所思的程度。
      这时候的底层百姓除了造反,只能等死。
      至于科举?
      世家大兴的时代,说科举是完全的摆设或许有些绝对,但也对普通百姓来说相距甚远,不比双色球这种东西靠谱多少。
      这大魏迟早要完。
      林泽放下手中书卷资料,在心中给自己的一系列作出了中肯的总结。
      搞定了坤宁宫中的几个不安定分子,此时对林泽最有威胁的点,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
      他既已入局,便不是想退就可以退的了。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假太监的身份,二皇子一系的人很可能也是知道的。
      皇后或许权势滔天,但是这种触犯皇帝原则和尊严的事,如果曝光,那她也未必保得住林泽。
      其他不说,就她背后的秦家,也不可能为了林泽这么个底子不干净的家伙,硬和皇室刚到底。
      林泽很有自觉,他的大腿只有秦诗雨一人,秦家肯定是靠不上的。
      至于秦诗雨所说认祖归宗这种话,以前是听听就好,现在是听也不能听了。
      毕竟两人的长短深浅,双方都已心知肚明,要是还搞什么姐弟游戏,那就太丧病了……
      没办法,为了考虑好下一步该怎么走,林泽只好从皇后那里拿回一些资料,好好研究了一下现在大魏的基本国情。
  &nbs

第46章 这大魏吃枣药丸[1/2页]